一.泸州老窖简介:
1.历史发展: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泸州国窖广场,是具有400多年酿酒历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证券代码:000568)。公司总资产近30亿元,生产建筑面积36万多平方米。
公司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老窖池群,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窖”,以其独一无二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世界酿酒史上的奇迹。
公司主导产品有国窖·1573、百年泸州老窖及泸州老窖特曲等。国窖·1573经国家白酒专家组鉴定,具有:“无色透明、窖香优雅、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风格典型”的特点。泸州老窖特曲(大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被誉为“浓香鼻祖”、“酒中泰斗”。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屡获重大国际金牌17枚。其“泸州”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之一。经国家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认定,泸州老窖品牌价值高达102亿元。近年来,企业还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企业最佳综合经济效益500强”等荣誉称号。
2.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老窖池10084口,其中百年以上老窖池1619口。公司几年来加快基础设施、技术设施、人才体系和管理体系,原酒库计划从8万吨扩张到20万吨,现代化包装生产能力已达到15万吨,通过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可达到50万吨。拥有2名“中国酿酒大师”,5名国家级白酒评委,数百名酿酒技师,实力雄厚的管理人才队伍、科技人才队伍和营销人才队伍,形成了“泸州老窖人才乐园”。
3.质量理念:
公司以“质量是我们的最高责任”为质量理念,在产品质量上永远精益求精,生产高品质的国窖1573、泸州老窖封坛年份酒、泸州老窖浓香经典、泸州老窖百年老窖、泸州老窖特曲等。
4.发展目标:
泸州老窖集团确立了2010年实现产值150亿元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一个“中国最大的白酒工业园区”——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
5.品牌战略:
实施“双品牌塑造、多品牌运作”的品牌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酒业为核心,以传统制造业与资本运营的有机结合实现扩张,形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型现代集团企业,把泸州老窖建成“全球酒类市场中的航空母舰”。
6.经营理念:
泸州老窖以“天地同酿、人间共生”为企业经营理念,追求“在中国灿烂名酒文化熏陶中,全人类共享幸福美满的生活”,致力于与社会同行、与环境相依、与人类共存。目前,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以酒业生产经营为主,相关多元化,发展大食品的现代企业。
二.泸州老窖战略管理四要素
1业务组合:
酒类
各项业务有 房地产
进出口
其中主营业务为酒类,分为高档酒与中低档酒。
2资源配置:
泸州老窖是以酒类销售作为核心业务,并重点放在高档酒的经营销售上,大力发展“国窖1573”以及“泸州老窖特曲”这两大品牌形象,同时进行多品牌运作。企业还进行进出口业务拓展,至2009年第一季度进出口业务利润上涨60.14%。公司在继续重点发展两大品牌酒类销售的同时,还会在已有成功品牌的基础上,对其它酒类品牌进行开发和宣传。
3竞争优势
泸州老窖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手握白酒市场竞争的两张王牌:名酒品牌和浓厚中国文化底蕴的酿酒工艺,以及由成熟的终端营销系统和能够攻城拔寨的销售团队所构成的终端营销能力。前者是二线品牌所不具备,后者是行业领袖茅台和五粮液所不具备的。这种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4协同优势:
泸州老窖通过大力树立“国窖1573”以及“泸州老窖特曲”两大高档酒品牌,以其高质量口味博得广大消费者喜爱,因此泸州老窖依靠这两大品牌,继续开发推出与这两大品牌相辅的其他白酒品牌,扩展品牌系列,使得消费者能更快的接受企业的新产品,更快的打开新的市场。
泸州老窖通过双品牌的优势推出系列酒品,在白酒市场上取得了显著地优势,这种依靠自身优势开发更大价值的做法在白酒行业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三.泸州老窖的外部环境分析
1白酒行业的一般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我国社会环境稳定,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国家十分重视白酒这一具有中国传统制造技术的产业。自我国取消酒类专卖制度后,白酒业进入市场经济。国家2006年粮食白酒消费税比例税率的下调以及2008年开始实行的两税合并的税制改革是对白酒工业未来的发展构成实质性利好。
目前我国的行业政策是扶植优势白酒企业,实现行业资源的整合,这对泸州老窖这一优势白酒企业是极大地好处。
①中国MBA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② 请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本站发表或转发的文章不经允许不得转载,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转载使用时请注明 "来源:中国MBA网"。
③ 本站信息仅供资讯使用,不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邮箱:chinamba199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