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是日本为数不多的高产作家,从29岁的第一本书《且听风吟》到2017年的《刺杀骑士团长》,仅长篇小说就有14部之多。
他每天凌晨四点左右起床,不用闹钟,因为生物钟自带闹铃属性,到点了就起床,立即开始工作。
写上5-6小时,到上午十点为止,每天写十页,每页四百字。
写了八页实在写不下去怎么办?逼自己写满十页,像刀架在脖子上那样。
每一次拿起笔来,并不要下很大的决心,而是作为一种日常,固定要完成的事情,把它做完而已。
同样的事情,比如跑步,他跑了30多年,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常常高估自己完成目标的决心和行动力,却总是低估自己的惰性和拖延症产生的影响。
你羡慕的生活里,都有你吃不了的苦。很多人了解到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执行之后,常常会打起了退堂鼓。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继续毫无意义地耗费生命。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身边那些目标感差的人,本质上不是缺目标,而是无法排除情绪性感受对自己的影响。
所以目标感差的人有三个关键词:感受、评价、是非。
他们习惯用感受去评判一个人、用评价去定义一件事、用是非去论断结果。
想想你身边那些经常抱怨别人如何不好,且一事无成的人,你就明白原因了。
而真正目标感强的人也有三个关键词:目标、方法、行动。
目标感强的人,本质上不是有目标,而是永远处在3个状态:定目标、想办法、马上干。
有的人永远停留在“只想不做”的状态,而有的人永远都在前行的路上。这才是最大的区别。
让我们来看看,真正具备目标感的人是怎么样的,比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
扎克伯格曾在演讲中说,自己创立Facebook的目标,不是为了打造一个伟大的公司,而是为了连接更多人。
所以,在不少财团挥舞着支票,想以数倍估值买下他的公司时,他拒绝了。
几乎所有管理层都在一年内走光,顾问们告诉他,如果他不同意,会后悔一辈子。
但正因为扎克伯格所拥有的那种目标感,让他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自己的目标付出代价。
他咬牙拒绝了白花花的银子,忍着被全世界不理解的痛苦。
最后终于把Facebook做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真正做到了“连接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