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21条管理法则,才能成为更优秀的领导者 | E个锦囊
时间:2020-08-04 13:15:00来源:长江商学院EMBA作者:中国MBA网点击:次
学会这21条管理法则,才能成为更优秀的领导者 | E个锦囊
卓越企业家的成功是因为其“生而知之”吗?或许有极个别是的,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告诉你,管理和成功有一套方法论。换句话来说,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是谁,而是因为他们以什么方式思考,以什么逻辑行动。
然而我们现在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网红”管理鸡汤上,却往往忽视了一些经典的管理法则,这些经典已经沿用了数十年,放在当下仍旧适用。
今天,本文精选了21条管理者必备定律,你可以从中汲取心理学、管理学、投资学多者合一的智慧。
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提出的蓝斯登定律(LanSdown Law)指:“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是最好的激励”。
设想一下,是不是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因此,你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员工给你高效的工作回报。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生产率最高的群体,不是薪金丰厚的员工,而是工作心情舒畅的员工。愉快的工作环境会使人称心如意,因而会工作得特别积极。不愉快的工作环境只会使人内心抵触,从而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绩。
有很多公司管理者,比较喜欢在管理岗位上板起面孔,做出一副父亲的模样。他们大概觉得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尊重,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从而方便管理。这是走入了管理的误区:现代人的平等意识普遍增强了,板起面孔不能真正成为权威!放下你的尊长意识,去做你下级的朋友吧,你会有更多的快乐,也将使工作更具效率、更富创意。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种观点在管理学上被称为吉德林法则(Jidelim Law)。
谁都会遇到难题,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解决难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但是,成功并不是没有程序可循的。遇到难题,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所以,遇到问题后首要的就是要分析问题,只有这样,在解决起问题来才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面对挫败,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是在你手中。只要能够从坏中看好,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这个趋势,耐心地找准一个方向,就一定会别有洞天。这样不仅能解一时之围,更能找出公司的病症并彻底消除隐患,使公司增强持久赢利的能力。
只要能树立忧患意识,并在危机来临时快速作出反应,就一定能扭转危局,反败为胜。要记住: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是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
马蝇效应( Horse Flies effect)是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故事: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这就是著名的“马蝇效应”。
“马蝇”就是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因素,若企业管理者能找到合适的激励因素,就能让能力突出的员工卖力工作。
出色的领导,都深谙激励之术。越是有能力的员工越不好管理,因为他们有很强烈的占有欲,或既得利益,或权势,或金钱。如果他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他们要么会跳槽,要么会捣乱,要想让他们安心、卖力地工作,就一定要有能激励他的东西。
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提出波克定理 (Paucker Theory):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
无摩擦便无磨合,有争论才有高论,强调发挥个人观点,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决策,群策群力办好企业。但是一旦这一方法应用不利,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优秀的理念还需要优秀的制度来保证它的实施。
使用波克定理的前提:
人力资本更是如此,“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珠子再大再多还是一盘散沙。没有好的管理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仅仅依赖高薪也难留住人才。”
为了防止开水的烫手,厂家就生产出带有手柄的水杯;冬天为了保持水温,厂家就生产出保温杯;酒桌上根据人们的每次饮酒量,厂家就生产出一口一杯的酒杯……
这个现象说明,厂家会按市场的需求来生产不同样式的杯子,反过来说,不同的杯子只有在相应的市场里才最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体系,而管理的关键是人才的管理。好的管理有效的管理是科学的制度、完美的艺术、老板的魅力的结合体。就像一个很有卖点的杯子,不但要有让人需求的使用功能、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造型,还要制造一些杯子本身的独特文化,只有这样的杯子不但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收藏价值。
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