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新增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授权点

来源:浙师经管人 | 作者:浙师经管人 | 责任编辑:Ann
2024.10.11 17:28 | 浏览量:588
近日,根据上级最新文件通知,我院新增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授权点,该学位点将于202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简介
 
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点(专业代码:025400)聚焦中非经贸、数字贸易与国际金融等国际商务前沿领域的实际需求,深度对接“中非命运共同体”亟需的中非经贸高端商务人才需求、有效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对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人才需求、高度匹配“金融强国”战略对国际金融和跨国投资人才需求。以“职业型”教育为导向,以学术为底蕴,注重专业训练,以培养非洲的“中国通”和中国的“非洲通”的“双通型”人才以及能够胜任国际化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国际化、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专业人才为目标。
01师资队伍
本学位点拥有专任教师37人,行业教师25人。有教育部人才称号入选者2人,其他各类人才称号11人次,已形成高学历(博士占比97.3%)、高职称(高级职称64.87%)、强实务(行业经历89.19%)、国际化(境外访学75.67%)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所在党支部获批省级样板支部建设单位。通过人才“旋转门”、“海外名校合作提升计划”等形式优化师资建设,聘请前中国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刘贵今大使为专业顾问,3名教师曾赴教育部国际司挂职,2名教师曾赴义乌市商务局挂职。建立动态行业导师资源库,邀请中国对非投资的知名企业家为行业导师,如聘请“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何烈辉博士为兼职企业导师。多名教师先后获得“励行班主任”“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学科的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位点发展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师资队伍特色。
陈宇峰,经济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院长,2024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跨国投资、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等。
郑小碧,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具有省部级及地市级人才称号,浙江省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与常务理事、浙江省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数字经济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软科学项目2项、浙江省科技计划一般软科学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项目2项和浙江省义乌市政府横向合作项目2项;在《中国工业经济》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互联网+”的社会化协同效应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贸易方式演进与经济发展》等学术专著3部;获省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获金华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黄玉沛,副教授,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学位点负责人,硕士生导师,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本科专业主任,“浙江省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智库联盟”成员单位——非洲经济与中非经贸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完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浙江师范大学中南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课题1项。出版《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经贸合作研究》等专著3部,主编《中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等年度系列报告。在《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SSCI Top1区)、《Gondwana Research》(SCI Top1区)、《国际问题研究》(CSSCI)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2021-2022年,在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商学院访学;2017-2018年,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亚非处挂职担任项目官员。曾赴博茨瓦纳、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刚果(布)和刚果(金)等国家学习、调研或参会,担任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理事等职务。
 
02学位点方向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点建设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国际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卓越人才建设专业以及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以“浙江省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智库联盟”成员单位——非洲经济与中非经贸研究中心、省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经济与社会计算实验中心”、省重点建设高校重点建设学科中非经贸合作研究、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商贸电子实验教学分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企业跨国运营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数字经济超边际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作为重要支撑,在中非经贸合作与商务管理、跨境电子商务与数字贸易、国际金融与跨国投资3个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学校特色高度契合。
1.中非经贸合作与商务管理
密切跟踪中国与非洲经贸发展前沿动态,主动对接国家对非经贸合作战略需求,已获批中非经贸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12项,省部级课题6项,出版《中非经贸研究丛书》和《中非经贸译丛》等专著,创新研发“中非贸易指数”,在全国独树一帜。同时,致力于培养非洲的“中国通”和中国的“非洲通”,服务浙江省地方对非交流和战略合作,2022年度与金华市政府合作申报的“中非经贸合作创新与实践”项目获评“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全省高校唯一)。
 
2.跨境电子商务与数字贸易
立足“一带一路”倡议与“数字中国”建设对新型国际化数字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熟悉跨境电子商务以及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具备数据化思维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团队长期扎根跨境电子商务与数字贸易实践教学,已经培养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近五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及国家金课各1项,相关成果赋能院校超1700家,受益学生超13万名。
3.国际金融与跨国投资
围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养老金融”的基础上,对国际投资战略和模式、资产全球配置、跨国公司投资绩效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以国际化、多元化的师资配备为基本特色,突出国际金融与跨国投资实践导向,主持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为浙江省涉外企业、政府职能部门等制定投融资政策提供了大量决策参考。
 
03学位点特色
经过前期建设和积累,国际商务学位点形成了以下办学特色:
坚持引育并举,加强行业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引进,挖掘三大方向具有国际化背景和全英文授课能力的教师资源。建立完善国际商务学术-实践“双导师制”,加强产教协同育人。
完善平台建设,推进产教育人开放教学。依托数字人文与社会发展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南部非洲中国企业家协会等涉非企业联合共建实践基地,拓宽人才理论与实践培养路径。
强化教学改革,提升中非经贸学科特色。依托浙江省国际化专业平台,丰富国际企业案例研究、企业课堂等教学形式,开展具有中非经贸研究特色的教材编撰、新文科课程设计、开放课堂等教学建设工作。
强化思政队伍构建,完善导师思政培训。构建全方位课程思政,加强价值观培育引导。实现堂堂有思政,导师传思政,实践讲思政,确保思政内容贯穿三大课堂。
聚焦国际商务领域,重视“引企入教”。培养具有商业创新能力和企业服务素质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构建国际商务商业案例库,完善国际贸易和数字金融领域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人才-项目校企联合孵化平台,动态提升产教融合纵向和横向发展质量。
快讯
更多
  • 浙江工商大学MBA访企拓岗|管理学院一行赴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走访调研
    11小时前
  • 天津大学经管专业学位校企课堂 | MEM工程管理导论之《盐田港项目运营与实践》
    11小时前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MBA移动课堂第四十七期——访问北京国鸿盛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1小时前
  • 中国人民大学MBA分享 | 2025全球高端管理联盟(GNAM)国际交流周 - 新加坡国立大学模块
    昨天
  • 中国农业大学MBA期货市场研学行系列之走进郑州商品交易所 ——产教融合共话期货市场新篇章(上)
    昨天
院校排行榜
1
清华大学MBA(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MBA(光华管理学院)
3
复旦大学-MBA(管理学院)
4
上海交通大学-MBA(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5
复旦大学-MBA(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6
中国人民大学MBA
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8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9
南开大学MBA
10
香港大学MBA
查看更多
人物
更多
易靖韬 最近发布
院长声音 | 易靖韬:商科教育应体现中国特色,驾驭技术变化,服务企业实践
张菀洺 最近发布
中国MBA网·华说赛专题|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张菀洺老师
倪海英 最近发布
中国MBA网·华说赛专题|专访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SAIF金融MBA项目执行主任倪海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