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华中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彭静、吴欣老师的带领下,2024级MBA1班开展了一场科技巡礼活动,我们有幸实地参观了校园内的两大科研高地——华科大引力中心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在这里,我们切身体验到了科技的力量,并从中汲取了创新的智慧。
此次参访,不仅让同学们对测地观天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对科技前沿的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引力中心:
罗俊院士的创新精神与测地观天

首站,是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一个专注于引力物理和地球测量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在这里,我们有幸了解到引力中心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罗俊院士对中心的巨大贡献。
罗俊院士不仅是引力中心的奠基人,更是中国引力物理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在他的引领下,引力中心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发展到如今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2018年,该中心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万有引力常数G的最新测量结果,精确度位列国际先进水平。这项测量不仅被科学界广泛认可,更被纳入我国教科书的经典案例。
从国土安全到探索星辰: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步入了引力中心的神秘之地——山洞实验室。这里,新旧设备区域并存,而那些老旧的角落,依旧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条件之艰苦,令人动容。
在这片不见天日的地下空间,坚守下来的科研工作者人数一度只剩下个位数。但坚守下来的研究员们,凭借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仪器和独创的测量技术,成功捕捉到了重力常数G的精确数值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基础科学领域的雄厚实力,更为我国导弹防御系统的精确打击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保障。

科研工作者们勤劳坚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成果,对于MBA学生或企业管理者来说,也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我国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关键就是依靠创新驱动。面对如今国际环境下频频卡脖子的现状,坚持自主创新则显得更为重要。引力中心的科研工作者给所有企业的研发人员,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从山洞到守护疆域:
引力中心吹响了“测地观天”的号角,踏上了从大地深处到宇宙深空的壮丽征途。“测地”,科研团队运用自主研发的精密仪器,深入地球的腹地,勘测其深不可测的内部结构,预测大地的未来脉动。
“观天”则是引力中心发展的新的10年计划—— “天琴计划”,该计划通过陆续发射三颗卫星,捕捉那些神秘莫测的引力波,这些引力波,如同天体运动在时空中激起的涟漪,背后藏着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终极秘密,引力中心新的10年计划,充分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前瞻性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武汉
光电
国家研究中心:
光电
科技,引领未来产业的新形态
随后,MBA1班的学生们来到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在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和生命光电子三大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例如研究中心陶光明教授领衔多学科交叉团队,开发无源温度调控功能纤维织物,实现了无源保暖雪上科技护脸技术“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助力北京第24届冬季奥运会。
对于MBA学生或企业管理者来说,这种将光电技术应用于体育领域的成功跨界合作为企业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企业应打破行业壁垒,寻求与其他领域合作的机会,不断寻找下一个蓝海。
结语
通过这次科技巡礼活动,华中科技大学MBA1班的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更深刻理解了科技的力量和创新的价值。罗俊院士的创新精神和对引力中心的贡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企业管理中,耐住寂寞,坚持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跨领域的成功,给企业增长曲线提供了新思路。这也让我们进一步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我们华中科技大学MBA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