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运城被称为“最早的中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黄河金三角地带,是连接华北与西北区域的关键枢纽。如今,运城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不断创新资源理念、发展金融产业、打造资金洼地,探索出一条以金融撬动经济发展的新航路,逐渐成为中部地区金融版图中的中流砥柱。

2025年1月8日-12日,复旦国金EMBA走进山西运城,成功开展移动课堂暨“长三角地区知名企业家运城行”活动。在此期间,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与运城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为推动地区金融发展贡献“复旦智慧”。
与此同时,在复旦国金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军和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高华声的带领下,40余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EMBA学生先后参访了山西北铜新材料有限公司与蓝科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完成了《企业治理》等课程的深度学习。
战略合作 金融赋能
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积极促进区域金融生态优化与地方经济发展,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与山西省运城市政府于1月8日进行工作会谈,并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此次合作旨在促进“政、校、企”高质效协同,共同探索金融赋能新质变革的路径与策略。

1月11日,复旦国金EMBA项目企业家学生们参加了运城市举办的产业、人才及金融交流会,深入了解运城各项优势资源,为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能级打下基础;同时推动更多合作成果在运落地,实现共赢发展,为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学以致用 实力进阶
聚焦现代企业治理与金融战略智慧

移动课堂现场图
现代公司治理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基石。在本次移动课堂中, 复旦国金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金融学教授高华声把自身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融入课程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知名企业治理经典案例的透彻剖析,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公司战略管理的深远意义与关键作用,帮助学生们开阔视野、加深理解,把握企业治理的精髓所在。
在1月9日的学习中,高教授首先以《委托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为核心议题,阐述了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框架,揭示了“管理防御与反对管理防御”之间的平衡与较量,为大家提供了重要启发。
在此基础上,高教授围绕《机制设计、契约理论、信号传递》、《产权理论与最优股权分配原则》等主题内容,通过“特斯拉CEO薪酬方案”、“格力电气员工股权激励实践”以及“吃海底捞:空手夺股权的传奇故事”等一系列案例逐一进行深入剖析。高教授强调,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卓越的公司财务管理构成了企业稳健发展的两大核心支柱,能够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企业参访 文化交流
深入一线研讨金融之道

移动课堂现场图
本次移动课堂除了常规课程外,还设置了企业参访、文化交流等多元环节,让大家得以在教授们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经济发展,将理论与产业相结合,更直观地感受金融应用之道。
为了全方位捕捉运城经济脉动与企业发展精髓,同学们先后探访了山西北铜新材料有限公司与蓝科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实地参访和对话交流中了解新材料领域的前沿趋势,共同探讨以开放式创新赋能产业的有效策略,为推动企业发展提供宝贵思路。





▲北铜新科技参访
1月10日上午,同学们首先来到北铜新材料有限公司参观,这里的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覆铜板项目是山西省重点项目及运城市“1311”重大工程项目。繁忙的车间内,铸锭、铜带、软硬态光箔,各种各样的铜加工产品让人眼花缭乱;铜合金熔化炉组、高性能紫铜炉组、四辊可逆粗轧机,各类国内外先进设备随处可见。学生们与企业高管就铜加工业精细化发展、数字化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起探索铜加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蓝科途参访
在下午的参访活动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蓝科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作为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山西省瞪羚企业,蓝科途展现了资深新材料企业深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并积极拓展高性能膜材料产品在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前沿领域的应用。这些创新模式让同学们深受启发,大家与技术专家就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山西运城,不仅是金融活力涌动的发展高地,更是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与物产丰饶的 “三晋粮仓”。在企业参访间隙,同学们还游览了运城市博物馆、鹳雀楼等著名景点,感受运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中获得深厚的人文感悟与反思。

在当下的新经济浪潮中,为社会发展输送卓越的金融人才、创造高品质的金融教育成果,这是时代赋予复旦国金EMBA项目的光荣使命,也是学院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自身发展战略的深刻诠释。面向未来,复旦国金EMBA项目将继续发挥国际化、实战化的项目优势,将前沿课程与优质资源、产业考察结合起来,为企业家学生带去更多创新思路和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