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新加坡访学:在AI与绿色的浪潮中探寻商业新坐标

来源:上海理工大学MBA | 作者:上海理工大学MBA | 责任编辑:Ann
2025.02.25 17:37 | 浏览量:524
春和景明,逐光而行。2月16日-23日,上理管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组织23-24级学硕与专硕联合访学团,由管理学院教授雷良海与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副主任许静带队,跨越山海奔赴新加坡管理学院(SIM),开启以“AI智能时代的广泛应用与视觉体验交互前景展望”为主题的海外访学之旅。此行以“AI赋能”与“绿色发展”为双翼,串联课堂研习、名企探访与文化浸润,助力学子在全球化商业生态中淬炼创新思维,为数字经济时代锻造国际化人才。
 
课程篇
设计思维 ,赋能“绿色” 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思维导论》课堂上,新加坡管理学院李伟聪教授系统拆解设计思维五大步骤—— 同理心需求定义创意发散原型制作测试反馈,并通过“用户画像”实战任务让同学们将抽象需求转化为具象蓝图。 “工具不是答案,而是提问的方式。”李伟聪强调,唯有以用户为中心,方能在复杂商业世界中找到破局之道。
 
《设计思维导论》课程合影
 
在《绿色品牌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John Bounaparte教授通过剖析IKEA模块化难民营、微软离线教育系统等案例,指出 SDGs 可持续发展目标 )不是约束,而是企业创新价值链的催化剂。”他结合新加坡“花园城市”经验,认为“经济发展的终点,应是人与自然的共生。”绿色转型必须坚持技术硬实力与政策软实力双轨并行。
 
《绿色品牌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现场
 
在谭丞翔教授的《数字时代与视觉映射导论》课堂上,TikTok算法与小红书爆款推演成为教学案例。学生们通过Padlet与Miro平台,模拟AI从关键词抓取到情感分析的推荐逻辑,最终生成内容传播热力图。 “未来的AI从业者,需兼备数据敏感度与视觉叙事力。”谭丞翔认为,在算法主导的时代,“画图”能力正成为解码用户需求的关键。这一观点颠覆传统认知,引发在场学子深度思考。
 
谭丞翔与上理管院师生合影
 
Jean Foo教授则在《商业分析与概念》课程中表示, 商业分析不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对商业动机的深度挖掘。她从愿景、目标、动机三个维度剖析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的区别和联系,指出企业需兼顾定性与定量指标,以“自我监管+外部监管”双轨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商业分析与概念》课程现场
 
参访篇
走进硬核商业现场,触摸创新脉搏
 
在亚洲金融科技标杆企业辉立资本(Phillip Capital),访学团成员通过实地参访,见证其“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基因。公司执行董事李萨直言: 区块链技术 正重塑金融生态,未来 核心竞争力 在于跨界融合与风险洞察。”通过对比中新资本市场差异,师生们深刻体会到政策既是门槛,更是创新的催化剂。
 
辉立资本举行欢迎演讲
 
在新加坡最大会计咨询机构石林集团(RSM),各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税收政策、公司注册流程与人力资源规划。师生们亲身体验AI智能时代下新加坡全球化营商环境,深入理解跨国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文化基因,惊叹于新加坡“企业枢纽”的竞争力—— 高效政策全球化团队包容文化,为跨国企业提供梦想“孵化田” 。
 
访学团在新加坡石林集团合影
 
风险投资公司求索创投(Quest Ventures)商业分析师胡绍宇表示,公司重点关注种子期项目,聚焦“数字商务”赛道,成功孵化Carousell、Carro等行业巨头。此外, “风投的成败,在于对趋势的预判以及从失败中提炼经验。”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理性。
 
求索创投参访现场
 
文化篇
多元融合,看见狮城的另一面
 
新加坡鱼尾狮雕像
新加坡管理学院(SIM)校园内景
新加坡和平纪念碑
 
访学期间,师生们穿行于新加坡多元文化肌理之间:在滨海湾畔,鱼尾狮雕像体现新加坡人奋斗历程中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在新加坡管理学院校园,协作式学习空间与智慧教室彰显国际化教育魅力;在和平纪念碑,四根白色石柱诉说着四大种族共克时艰的历史。“Singlish”(新加坡式英语)、娘惹美食、东西方节日共存,无不展现多元共生的城市基因。这种文化层叠的沉浸式体验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文化多样性不仅是城市的底色,更是创新的源泉。
 
结业篇
跨越山海,与“理”共赴未来
 
访学收官日,同学们被分成5个小组,以SDGs为框架进行结业汇报展示:从“零饥饿”路径到氢燃料船舶试点;从金融赋能到应对食物浪费解决方案,思考与创意在跨国视角下激烈碰撞。
 
小组汇报现场
雷良海在汇报现场总结发言
 
结业典礼上,新加坡管理学院招生与合作处处长余燕萍与访学团成员互赠礼物,为此次访学刻下温暖注脚。学子们带着对绿色转型、金融科技与AI赋能的憧憬踏上归途,但这段跨越山海的对话,已为未来埋下无限可能—— 以技术为桥,以青年为帆,共赴数字未来的星辰大海。
 
余燕萍为上理管院师生颁发结业证书
结业典礼合影
快讯
更多
  • 暨南大学MBA知行团 | 走进保利商旅中心,启航湾区商业升级之道
    昨天
  • 华东理工大学MBA走进张江,探索产学研融合与企业创新之路
    昨天
  • 清华MBA“洞察中国”实践课程丨澳门可持续发展的多元探索与实践
    昨天
  •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 | 2025GNAM联盟国际交流周活动-日本一桥大学模块
    03月20日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子在ETF全球®投资组合挑战赛中再创佳绩
    03月20日
院校排行榜
1
清华大学MBA(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MBA(光华管理学院)
3
复旦大学-MBA(管理学院)
4
上海交通大学-MBA(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5
复旦大学-MBA(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6
中国人民大学MBA
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8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9
南开大学MBA
10
香港大学MBA
查看更多
人物
更多
易靖韬 最近发布
院长声音 | 易靖韬:商科教育应体现中国特色,驾驭技术变化,服务企业实践
张菀洺 最近发布
中国MBA网·华说赛专题|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张菀洺老师
倪海英 最近发布
中国MBA网·华说赛专题|专访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SAIF金融MBA项目执行主任倪海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