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江商学院2024级2班的师生们走进位于北京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展开了一场融合技术探索与跨界交流的深度参访活动。从高度自动化的智能车间到沉浸式互动体验,从新能源技术突破到未来出行畅想,这场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领略了智能制造的“中国速度”,更触摸到了小米汽车“智造未来”的创新基因。

第一站:超级工厂的“硬核科技”
在工厂技术负责人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全球领先的9100吨一体化压铸车间。这座“钢铁巨兽”以液态金属瞬间成型的工艺,将传统制造中70余个分散零件整合为单一结构件,极大提升了车身刚性,同时降低能耗与生产成本。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压铸岛全流程作业,感叹其“化繁为简”的工业美学。
随后进入总装车间,700余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的画面令人震撼:机械臂精准焊接、AI视觉系统实时质检、AGV无人车灵活配送……“每76秒下线一台新车”的高效节拍,印证了小米“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制造业”的实践成果。
第二站:创新成果的“技术破壁”
在技术展厅,小米工程师重点解读了SU7系列车型的核心创新:
“X-Eye”智能检测系统:通过AI深度学习,实现焊点质量、漆面瑕疵的毫秒级判定,质检准确率超99.9%;
超800公里
续航
电池组
:采用自研CTB一体化底盘技术,能量密度提升15%,充电15分钟可补充500公里续航;
Xiaomi Pilot 4.0
智能驾驶
:依托全栈自研算法与激光雷达融合感知,实现城市NOA高阶辅助驾驶。
同学们围绕“新能源技术如何平衡性能与安全”展开讨论,小米“技术为本、体验为先”的理念引发共鸣。
第三站:跨界碰撞的“灵感火花”

参访尾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卡丁车活动在北京博速国际卡丁车俱乐部激情上演,为这个春天增添了速度与激情。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活动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41名同学踊跃报名,组成了6支车队,准备在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
下午四点,同学们准时抵达北京亦庄博速卡丁车俱乐部。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大家认真学习卡丁车驾驶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随后,同学们换上专业的赛车服,戴上头盔,化身“赛车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引擎轰鸣,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一辆辆卡丁车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发车线。赛道上,你追我赶,惊险超车,场面紧张刺激,扣人心弦。
经过两轮的激烈比拼,最终罗旺飞同学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摘得桂冠。林俊彦同学和刘哲分获二、三名。值得一提的是蒋航同学以微弱差距获得决赛组第四名,也是女同学中的冠军。

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卡丁车活动不仅让他们体验到了速度与激情,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此次长江商学院卡丁车活动圆满落幕,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将继续发扬拼搏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挑战自我,勇攀高峰!
活动结束后,班级组织了“智造未来”主题聚餐。席间,同学们结合参访见闻,就“传统车企转型路径”“供应链智能化升级”等议题展开跨界探讨。有同学感慨:“小米用生态思维打通研发端与消费端,为汽车行业提供了‘破界创新’的范本。”
参访启示:未来已来,唯创者先
此次参访不仅是一次技术探秘之旅,更是一场思维升级之旅。9100吨压铸机的轰鸣、AI质检屏上的数据跳动、卡丁车赛道的引擎呼啸……这些片段共同勾勒出中国智能制造的蓬勃图景。正如长江商学院“学海成商,江水流长”的院训所寓,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唯以创新为舟、以实干为桨,方能驭见非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