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 | 作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 | 责任编辑:Ann
2025.03.27 17:58 | 浏览量:410
学校简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960年建校,是原国家对外贸易部(商务部前身)最早设置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4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入选世界首批、中国首家世界贸易组织(WTO)讲席,2013年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获批WTO亚太培训中心(WTO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高校,2023年获批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和数字经济人才,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和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全面依法治市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学校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形成以经济学为龙头、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发展合作-国际经贸治理”为主线的开放型经济学科群为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科研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学校胸怀“国之大者”、融入“城之要者”、落实为“校之重者”, 以裘劭恒、汪尧田、王新奎、周汉民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在香港基本法起草、中国“复关”“入世”谈判、浦东开发开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为党咨政、为国建言,在临港新片区制度型开放、“进博会”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提升等领域咨政研究成效突出,决策咨询研究成果持续位居上海高校前列、市属高校第一。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大力推进产教联合体建设,与商务部、海关总署、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湖南省商务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苏州市人民政府、芜湖市人民政府、安庆市人民政府、铜陵市人民政府等广泛开展战略合作,加速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建设能级。(https://www.suibe.edu.cn/7299/list.htm)
 
1、培养目标
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遵循,满足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开放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特别是学校财经学科优势和涉外专业特色,培养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与公共管理职业素养,系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学术性与实践性相契合,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具有公共管理实践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2、招生对象
各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3、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2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0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3年9月1日前获得学位证书)。
4、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标准。
 
4、招生人数
38人(最终人数以学校正式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5、专业方向、学制与学习形式
1、专业方向:(1)行政管理;(2)社会保障;(3)国际经贸组织管理
2、学制:2.5年,最长不超过4年
3、学习形式:非全日制学习
 
6、报名程序
按照国家教育部发布的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的相关要求进行,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报名流程。具体报考程序请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7、入学考试与录取
 
初试
初试科目包括:(1)英语二(满分100分);(2)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初试科目为全国统一命题。
 
复试
复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英语口语与听力。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具体复试形式及复试内容待学校研究生院相关政策发布后,通过发送复试邮件通知考生。
 
录取
根据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综合素质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8、学费标准
学费总额78000元,按学年分三次缴纳,分别为40%、40%、20%。
 
9、学历与学位
课程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同意,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证书(双证)。
快讯
更多
  • 北京物资学院MBA师生积极参加京津冀专业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04月30日
  • 南开大学商学院专硕行业深潜 | 解码储能产业新动能 共塑零碳经济新引擎
    04月30日
  • 五四薪火传,创新向 “智” 行 —— 吉大MBA学子共赴小米汽车科技之约
    04月30日
  • 深圳大学MBA校友会换届暨第二届理事会大会圆满成功
    04月30日
  • 桂林理工大学MBA学员开展企业参访走进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04月29日
院校排行榜
1
清华大学MBA(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MBA(光华管理学院)
3
复旦大学-MBA(管理学院)
4
上海交通大学-MBA(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5
复旦大学-MBA(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6
中国人民大学MBA
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8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9
南开大学MBA
10
香港大学MBA
查看更多
人物
更多
易靖韬 最近发布
院长声音 | 易靖韬:商科教育应体现中国特色,驾驭技术变化,服务企业实践
张菀洺 最近发布
中国MBA网·华说赛专题|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张菀洺老师
倪海英 最近发布
中国MBA网·华说赛专题|专访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SAIF金融MBA项目执行主任倪海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