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专业人才,5月24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教育中心组织2024级MTA学生走进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字文旅移动课堂”。本次活动由该课程授课教师黄秋爱、中心招生负责人谭彦嘉楠带队,学生们通过
实地参观、
游客访谈、
任务调研等形式,深度剖析了泡泡玛特在IP运营、数字化体验及消费场景设计中的创新实践。

01
踏入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师生们先是领取了泡泡玛特主题集章护照,之后在黄秋爱老师的讲解下参观了园区核心区域。在互动打卡过程中,学生们迅速熟悉乐园的IP场景布局,沉浸式体验乐园独特的文化氛围,为后续调研奠定基础。随后,学生们被分成6个小组,
围绕数字文旅与IP经济的核心议题,从游客行为分析、数字化赋能观察、
AR
技术应用评估及消费场景研究等七大维度展开深入调研。




02
在
IP
吸引力调研环节,各小组随机采访游客,探寻乐园中最具拍照吸引力的IP场景。“Dimoo梦幻城堡的色彩与造型太震撼了,随手一拍都像大片!”“Molly的沉浸式展览让人仿佛走进童话世界,故事感十足。”游客们的反馈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也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不同IP形象的独特魅力与市场影响力。
03
数字化赋能观察中,小组调研成果令人眼前一亮。乐园通过AR互动、智能导览、护照集章等数字化手段,将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隐藏的AR触发点与剧情动画相结合,激发游客探索热情的同时,巧妙引导游客前往消费场景;小程序积分兑换系统则成功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可能性。这些创新举措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在文旅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04
消费行为分析过程中,学生们聚焦商店商品定价策略与游客决策逻辑。限量款盲盒和场景联名商品成为游客“心头好”,游客在店内平均停留15-20分钟,消费单价可观,且在体验AR互动后,消费转化率显著提升。这一发现揭示了泡泡玛特精准的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



05
调研结束后,各小组齐聚乐园Molly广场进行成果汇报。各小组从
多维
IP
植入、
AR
叙事逻辑、
商品定价策略等角度展开分析,深入探讨泡泡玛特在文旅融合中的创新实践。黄秋爱老师总结道:“泡泡玛特将IP情感价值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了‘沉浸式引流-情感化消费’的成功范本,为文旅项目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次《数字文旅》课程移动课堂,是北二外MTA教育中心“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生动实践。作为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的领先单位,北二外MTA教育中心始终紧跟文旅产业前沿趋势,通过校企合作、移动课堂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创新能力。此次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之行,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行业案例,更让学生在一线调研中掌握数字时代文旅产品的设计逻辑与运营思维,为未来投身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积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