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MBA移动课堂 | 走进全球首家制药灯塔工厂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解码医药智造密码,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

来源:东南大学MBA | 作者:东南大学MBA | 责任编辑:Ann
2025.06.11 11:28 | 浏览量:702
 
2025年5月16日,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丁溢副院长带领40余名MBA学员走进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全球首家制药行业“灯塔工厂”,开展移动课堂实践。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下,本次参访聚焦人工智能与制药生产的融合实践,通过实地观摩智能化产线、对话数字化转型团队,探索传统制造企业向智慧工厂跃迁的实战路径,切身感知数字化技术对生产效率与质量管控的变革性提升。
行程概览
 
本次行程以“智造未来”为主线,通过理论赋能、案例解析与场景实践的三维联动,为同学们构建了从认知到落地的完整知识闭环。在首场学术工作坊中,丁溢副院长以《当人工智能邂逅制造业,智慧之光点亮智造未来》为题的讲座开启对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初步探索。随后,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数字化负责人以“从精益化到智能化”为主题,揭开无锡基地的“灯塔密码”,全景式呈现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在实地探访环节,同学们沿「质检-制剂-包装-仓储」动线完成技术生态沉浸式动线考察。最后问答总结环节,校企双方深入交流,围绕三大命题展开思维碰撞。
 
理论奠基
 
 
丁溢副院长分享
 
讲座上,丁溢副院长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趋势,为同学们揭示了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丁院长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从生产计划、质量控制到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他强调,人工智能不仅仅是自动化工具,更是企业决策的智能助手,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丁院长还分享了几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企业可以预测设备故障,提前进行维护,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质量检测,提高产品质量。他指出,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丁院长还讨论了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他提到,虽然人工智能可能会替代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但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数据分析、算法开发和系统维护等领域。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的再培训和技能提升,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
丁院长的分享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理论框架,还激发了大家对智能制造未来发展的思考。他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关注技术前沿,积极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未来的商业实践中,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负责人介绍
 
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为同学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负责人介绍基地将精益制造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应用工业互联网、先进自动化、优化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数字化技术,整体优化端到端业务流程,在质量、速度和效率上达到了行业顶尖的制造水平。基地逐步打造数字化工厂基础、加速精益数字化转型,并引领智能制造发展,先后获得了无锡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工厂、CMMM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等多项荣誉。
 
在精益方法和数字化融合方面,基地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助力实现业务目标驱动的流程变革。例如,在质量提升方面,采用标准化作业、流程防错设计、电子批记录、数字化工作指令、计算机视觉检测、工艺设备参数预测分析等手段,将质量偏差降低了80%,实现了从被动处理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在缩短制造周期上,通过价值流优化设计、按需拉动生产、供应链控制塔、端到端生产信息系统、数字孪生动态排程、实时数字化绩效管理平台等措施,使生产周期下降了44%,从库存驱动转变为需求拉动。而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通过消除动作浪费、作业标准化、多技能支持团队、先进自动化和机器人、智能装备辅助作业和检测、实时设备运行效率管理、智能ANDON人员调度系统等,将人均生产效率提升了54%,实现了从定人定岗到多技能灵活用工的转变。
 
此外,负责人还介绍基地还积极布局了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自主制造进程。通过打通订单、物流、产线、人员和系统的实时协同,基于数据的智能化绩效管理,利用建模、预测和自适应等先进算法,提升工艺稳定性和质量,实现灵活应对变化。同时,将人工智能与智能穿戴设备、AR/VR、语音等技术结合,实现任务辅助、知识指引与协同执行,为生产过程提供了更高效的支持。
 
现场互动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对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还从丁院长的分享中获得了宝贵的管理智慧。同学们纷纷表达了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一位同学表示,丁院长关于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讲座让他对智能制造有了全新的理解。他意识到,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技术工具,更是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另一位同学则对基地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印象深刻,认为这些实践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他还提到,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组织文化的建设,以确保转型的成功。
 
同学们还讨论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认为虽然技术进步可能会改变就业结构,但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会。因此,作为未来的商业领袖,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环境,提升自己的数字化能力。
 
通过此次移动课堂的参观学习,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学员不仅深入了解了阿斯利康无锡供应基地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实践成果,还从丁院长的分享中获得了宝贵的管理智慧。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制造业企业必须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精益制造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学员们也意识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更是组织、人才、文化等多方面的全方位转型。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和技能的人才队伍,建立敏捷高效的组织架构,营造创新包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相信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快讯
更多
  • 青岛站邀请函 | 西北工业大学2026年专业学位项目专题报告暨砺剑·领航计划招生政策宣讲会
    16小时前
  • “一带一路”研学再出发:第二期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研学班在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开班
    16小时前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MBA教师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三届MBA培养院校卓越案例国际化工作坊
    16小时前
  • 携手校友 筑梦卓越 | 走访东南大学MBA校友会副会长单位
    16小时前
  • 海外研学 | "探访科技密码 淬炼商业思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MBA教育中心狮城研学满载归航
    16小时前
院校排行榜
1
清华大学MBA(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MBA(光华管理学院)
3
复旦大学-MBA(管理学院)
4
上海交通大学-MBA(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5
复旦大学-MBA(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6
中国人民大学MBA
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8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9
南开大学MBA
10
香港大学MBA
查看更多
人物
更多
易靖韬 最近发布
院长声音 | 易靖韬:商科教育应体现中国特色,驾驭技术变化,服务企业实践
张菀洺 最近发布
中国MBA网·华说赛专题|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张菀洺老师
倪海英 最近发布
中国MBA网·华说赛专题|专访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SAIF金融MBA项目执行主任倪海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