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成为驱动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具有技术洞察力与战略思维的商科人才,2025年5月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副主任王璐璐、企业联系与职业发展主管于琛率师生代表团,走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总部开展企业专题参访。
通过系统性研习通信技术演进、深度解析AI产业赋能逻辑、前瞻探讨教育数字化战略,本次活动构建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认知坐标系,为商科人才培养注入多维产业洞察。

第一部分:中国移动创新中心参观
——从通信基石到生态构建
参访团首先走进充满未来感的创新中心展厅。在这里,技术演进的脉络与产业赋能的实践交织成一幅立体的认知图谱,带领师生们穿越通信技术的 “时光隧道”。

通信技术演进:从模拟时代到 6G 前沿
企业历史展区以 “实物陈列 + 数字沙盘” 的互动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移动从首台模拟基站到 6G 前沿技术的发展历程。5G-A 三载波聚合技术实测单用户速率达 4Gbps,6G 预研方案卫星回传能力达 1Gbps,奠定空天地海通信基础。展厅内陈列的 “AI 国家队” 资质文件,彰显了企业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的核心地位,也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中国移动作为 “通信国家队” 的技术底蕴。
AI
赋能千行百业:从数据到价值的跨越
最令人震撼的是产业创新集群展区:低空应急救援系统通过 MR 技术还原河南洪灾场景,无人机搭载 5G 微基站 30 分钟内建立应急通信网,配合智能路径规划算法,使救援物资投递效率提升 17 倍;5G 远程手术协作平台展示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成功案例——专家通过毫秒级延时的操控系统,指导县级医院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心脏支架植入术;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 “AI + 通信” 如何重塑产业逻辑,创造真实可见的社会价值。
未来生活场景:
AI
重塑日常体验
家庭智能展区,搭载 “九天” 芯片的 AI 管家 200ms 响应全屋设备控制;AI 视觉眼镜支持 12 国语言实时翻译,字幕准确率 99.2%;AR 试衣功能提升免税店顾客决策效率 53%。数字人互动区的奥运冠军全息影像,让参观者体验动态捕捉与 3D 建模的科技魅力。
第二部分:主题分享及交流
——构建智慧教育基础设施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国移动揭示其 “中央-省-市” 三级教育服务体系:连续三轮与教育部签约,主导智慧教育标准制定,服务 80% 重点高校,“信息化助乡村振兴” 项目成全国典范。

技术交流座谈会上,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教育BU行业总监-王甲业、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市场管理部高级市场总监汤晓莹与北师大师生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了乡村教育数字化布局、AI 技术商业化路径等核心话题。双方结合国家战略与产业实践,深入交换了对教育公平化、AI 盈利模式创新等领域的见解,现场气氛热烈且富有建设性。
从通信基石的代际跃迁到AI技术的跨域渗透,从智慧教育基础设施的全局布局到产教融合的生态创新,参访者见证了技术革命如何以“云网端”协同之力重塑产业规则。商科教育的价值锚点在此清晰浮现——唯有穿透技术参数的表象,把握算法与场景融合的底层逻辑,才能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解码商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