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基础,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为深化北师大 MBA 学生对高端制造业的认知,推动理论与实践融合,2025 年 6 月 11 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朱艳春、MBA教育中心企业联系与职业发展主管于琛率师生代表团走进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 “知行合一,校企联动” 系列参访活动,探秘集成电路装备的 “中国力量”。
当天下午 2 点,北师大 MBA 师生一行满怀求知热情抵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方华创,受到了企业接待团队的热烈欢迎。本次参访通过展厅参观、主题分享、互动交流等环节,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国半导体装备龙头企业的技术实力与行业担当。
环节 1:企业展厅与生产模型参观
在北方华创技术专员的引导下,师生们首先走进企业展厅。展厅内,长晶炉、外延设备、热处理设备、清洗设备、刻蚀设备、沉积设备等核心装备模型依次陈列,直观展现了集成电路制造的全流程工艺。
“大家现在看到的刻蚀设备,精度可以达到纳米级,相当于在一根头发丝上雕刻出整个故宫的图案。” 技术专员的比喻让同学们对高端装备的精密性有了具象认知。展厅内还设置了核心零部件展区,精密元器件、真空设备等关键部件逐一亮相,展现了北方华创在装备国产化道路上的突破。
环节 2:主题分享:集成电路产业的破局与发展

图 1:《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概况》主题分享会现场
在主题分享环节,北方华创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安兆鹏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概况》为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行业洞察。安部长首先揭示了行业现状:“全球集成电路装备市场高度垄断,前五大企业占据超 90% 份额,而我国企业在全球前五十强中仅占十席。” 这一数据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国产替代的紧迫性。
他进一步指出,集成电路装备具有 “研发周期长、投入高、技术壁垒强” 的特点,一款高端刻蚀设备的研发周期通常需要 5-8 年,这对企业的技术积累和资金实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芯片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环节,“一代产品,一代工艺” 的行业规律要求企业必须持续保持技术迭代能力。
环节 3:交流互动:解码产业痛点与企业战略
在交流互动环节,北师大师生与北方华创代表围绕产业痛点与企业战略展开深度探讨。双方就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上游供应链建设、技术发展趋势及企业竞争策略等话题交换看法。师生们聚焦 "装备国产化率"" 摩尔定律边界 "等行业焦点问题提问,企业代表详细阐释了" 破局计划 "实施进展、三维集成技术突破路径,以及" 练内功 + 并购整合 " 的双轮驱动战略,为深化校企在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环节 4:合影留念

图 2:参访师生与企业代表在展厅合影留念
活动尾声,北师大 MBA 师生与北方华创代表在展厅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场知识与实践交融的科技探索之旅。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参访,不仅深入了解了集成电路装备的技术奥秘,更感受到中国企业在 “卡脖子” 领域的突破决心。“
本次参访是北师大 MBA“知行合一,校企联动” 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走进行业龙头企业,搭建了课堂理论与产业实践的桥梁。未来,北师大 MBA 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带领学生走进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