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映照现实,脚步丈量时代。2025年5月17日-18日,上海财经大学2024级EMBA学子在徐学通教授的带领下,开启新中特移动课堂。
本次课堂以一场跨越历史纵深与基层实践的
“城市行走”,在中共一大会址的初心回响与阳光水岸社区的治理前沿中,深刻探寻中国道路的源头活水与生动实践,共同解读这份写在申城大地上的“中国答卷”。
启航之地
石库门里的精神密码
5月17日上午,课程在厚重的历史回望中拉开帷幕。徐学通教授引领学生系统回溯了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着重讲解了建党初期所确立的纲领、目标以及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当天下午,课堂移至中国共产党梦想启航的地方——中共一大会址。肃立于古朴的石库门建筑前,穿梭于详实的史料陈列间,同学们
沉浸式重温了建党伟业的筚路蓝缕。这里不仅定格了开天辟地的历史瞬间,更蕴藏着理解新中特理论源头的精神密码。
从13位代表的热血抉择到今日引领民族复兴的磅礴伟。这堂生动的“历史必修课”,为理解当下中国的发展逻辑奠定了坚实根基。

时代之问
变局下的抉择与智慧
5月18日上午,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视野,徐学通教授为同学们深度剖析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与战略抉择。课堂聚焦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徐教授引用了习总书记发人深省的论断:
“当今世界的变局百年未有,变革会催生新的机遇,但变革过程往往充满着风险挑战,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治理之窗
社区门内的“中国方案”
本次移动课堂最具特色的环节,于5月18日下午在普陀区真南路3489弄阳光水岸社区精彩呈现。 同学们走进的
不只是一个居民区,更是一个观察超大型城市精细化治理和理论基层实践的鲜活窗口。带领大家探索的,正是有着
“草根书记”美誉的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杨兆顺。

杨兆顺书记扎根社区数十载,用无私奉献和创新实践书写了基层治理的典范。在他的倾情讲解下,阳光水岸社区的治理“秘诀”生动展现:
-
“模拟小法庭”:巧用居民自治,化解邻里“千千结”,让法治精神在社区生根
-
“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精准对接银发需求,托起“原居安老”的幸福夕阳红
-
“社区卫生服务站”:织密健康防护网,守护居民“最后一米”的健康福祉




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却写满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注脚。大家亲眼目睹了新中特理论如何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务实举措,理解了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如何用“绣花功夫”破解治理难题。
杨书记及其团队的故事,深刻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的蓬勃生命力,为EMBA同学们思考企业管理中的
“人本”理念与社会责任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