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至12日,第三届MBA培养院校卓越案例国际化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于清华大学顺利举办。本次工作坊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MBA教指委”)、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承办,共有来自全国50余所MBA培养院校的80余位老师参加工作坊,共同探讨了案例国际化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阎海燕副教授代表学校参加本次工作坊。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助理林志杰教授致辞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助理林志杰教授代表清华经管学院向出席本次工作坊的嘉宾、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对主办单位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虽然当前中国管理案例的年产出量已形成较大规模,但在实际教学应用效果和国际化写作规范适配度方面仍面临挑战。本届工作坊旨在开拓国际视野,借鉴全球顶尖商学院的案例教学经验,共同探索如何通过案例教学讲好中国故事。

全国MBA教指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萍致辞
全国MBA教指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萍发表致辞。她强调,案例教学是MBA教育的核心方式,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桥梁,对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案例建设被赋予推动理论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和“讲好中国故事”等更重要的时代使命。

清华经管学院孙静教授
接下来,清华经管学院孙静教授围绕“面向AGI时代的案例开发与教学初探”主题,讲述了在AGI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创新探索。她指出,要以案例开发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以项目为载体的实践性、探索式案例教学,通过引入企业真实场景,推动从单一知识点案例向多任务、多模型综合案例转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管理能力和跨领域思维。

南开大学商学院许晖教授
随后,南开大学商学院许晖教授以“链接企业实践——教学型与研究型案例的双融探索”为题,介绍了教学型案例与研究型案例的区别、联系及案例应用的实践探索。许晖教授结合爱玛科技、大信家居等案例,分享了教学型案例的设计与应用,以及研究型案例从企业实践中提炼理论问题的过程,强调两者虽路径不同,但可通过双融探索链接企业实践,既助力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又推动管理理论的创新,为案例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系统性思路。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绍民教授
7月10日下午至7月11日全天,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刘绍民教授围绕案例教学与开发进行了经验分享。他以自身在运营管理、商业项目管理等多门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LeadNitro、中芯国际、Happy Cow等企业的实践案例,分享了案例撰写经验,以及快案例、角色扮演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讲述了从案例选题、设计到课堂实施的完整可借鉴路径,更凸显了案例在连接理论与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关键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路琳教授
7月12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路琳教授围绕“案例教学中的科研转化与融合”主题,分享了在MBA案例教学与开发中的历程与感悟。她强调,教学案例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可转化为科研选题,而科研成果又能指导案例设计聚焦理论支点。她倡议大家将案例与科研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多种模式,为MBA 案例教学的未来发展开拓多元的思考方向。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译审、首席翻译刘强
之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译审、首席翻译刘强以“无效‘宣传’与有效‘传播’——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困境与突围之道”为题,分享了对外传播中的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他指出,我国对外传播常面临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及叙事方式不同是中国声音对外传播的主要障碍。他指出突破困境的关键在于推动传播主体多元化——企业家、学者、游客、普通民众等多方参与。这为工商管理案例在国际传播中突破话语壁垒,提升全球受众对中国企业实践的认知,提供了颇具价值的路径参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杭敏教授
7月12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杭敏教授以“叙事经济与传播创新”为题,分享了如何通过叙事、传播和创新,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她指出,要理解传播的本体、主体、渠道与客体,多主体协同,为强化叙事能力、推动产业发展、挖掘市场机会和建设企业品牌提供持续的正向力量。MBA的案例教学是讲述经济发展故事的重要载体,期待各位老师能够善用、巧用、活用叙事,让案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更具传播力与影响力。

阎海燕副教授在工作坊中
本届工作坊深度聚焦“对标国际标准,讲好中国故事”主题,为推进中国特色案例的国际传播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并为持续构建开放共享的案例生态,推动更多展现中国管理智慧的优秀案例走向世界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