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教育:安全筑基,使命在肩
2025年7月9日,北京物资学院MBA教育中心为即将启程的首次青岛企业实践之旅开展了行前安全教育。此次会议由商学院党委副书记闫慧凝、MBA教育中心主任张喜才、MBA招生教学主管安艳艳共同出席。他们共同表达了学院对此次实践的高度重视,并明确要求全体成员保持高度警觉,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严格把控食品安全,严禁饮酒嗜酒,预防食物中毒;同时,也要维护思想和网络安全,警惕诈骗信息,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会议还明确了本次实践的目标:全体学员需展现物资学院MBA的专业素养,为未来的跨区域实践树立标杆,班干部和联合会干部带头,确保团队的执行力。全体学员郑重地签署了安全告知书,并准备身份证、必需药品、文化衫等物资,整装待发,一场融合严格安全管理与深度专业实践的旅程正式拉开帷幕。
三日实践:沉浸式解码海尔生态创新
Day1 - 智能物流的运营革命与生态协同启示
实践首日,学员们踏入了日日顺供应链数字化物流仓储平台。站在高达30米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观景台上,眼前的AGV在地面如溪流般精准穿梭,庞大的机械臂在空中高效作业,整个仓库运作井然有序却罕有人迹。讲解员揭示了背后的管理革命:中央智能调度系统如同大脑,基于复杂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进行毫秒级的实时路径优化,将整体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更令人深思的是其成本重构效应—— AGV集群的应用节省人工60%以上,作业效率提升60%,自动化正深刻重塑着物流成本结构。
然而,技术的震撼仅是表象。学员们敏锐地捕捉到日日顺的生态化战略:通过开放系统接口,日日顺已汇聚全球1000+家生态共创,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物流数据共享联盟。这种“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区块链管理模式,在保障伙伴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释放了协同价值。

感悟:俯视下方川流不息的AGV,那些精准运行的轨迹仿佛幻化成一张巨大而精密的生态网络。它清晰地宣告:单一节点效率的提升已是过去时,未来的竞争制高点,属于那些能够成功编织、运营并持续扩展价值网络的生态型组织。海尔的实践,正为这场深刻的生态化重构提供着生动的中国样本。
Day2 - 生命科技的温度与生态品牌的无界延伸
第二天上午,学员们沉浸于海尔生态体验中心(卡奥斯展)。这里不仅展示了海尔从家电巨头向生态品牌跃迁的恢弘历程,更通过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等场景,将“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具象化。学员们亲身体验了如何根据个性化需求定制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目睹了大规模定制模式在工业端的落地。

感悟:从智慧家庭到工业互联网,海尔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捕捉与快速响应无处不在。这打破了传统制造的边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时代企业价值创造逻辑的根本转变——从提供产品到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
第二天下午的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园参访,则是一场科技与生命关怀的碰撞。步入蓝白主调的现代化空间,学员们被一系列高科技设备深深吸引:实现-196℃精准温控的“云翼物联网血浆保存箱”、确保疫苗零差错的智能接种管理系统、以及实时展示全国生物医疗数据动态的“生物医疗体验云大数据中心”巨屏等。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海尔生物医疗如何构建“生物样本网、智慧血液网、智慧疫苗网”等物联网解决方案,覆盖从样本存储、运输到使用的全温域、全流程。在疫苗接种模拟区,温馨的环境与严谨的冷链管理形成鲜明对比,学员们真切体会到“场景服务+科技创新”如何为生命保驾护航。

感悟:海尔生物医疗不仅展示了顶尖技术,更诠释了“让生命更美好”的使命。它启示我们,医疗健康的未来在于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无缝融入并提升人类全生命周期的体验。这已远超传统制造业的范畴,是生态战略在垂直领域的深度实践。
Day3 - 管理哲学的洗礼与
循环经济
的未来
实践收官日,学员们迎来了思想层面的深度碰撞。上午在谦园,海创汇战略总监方赈带来了《大企业创新孵化模式实践及战略推进工具应用》的研学课程。课程不仅回顾了海尔从“砸冰箱”唤醒质量意识,到创立“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传奇历程,更深入剖析了支撑其持续创新的管理哲学与工具。方总监详细解构了“宙斯模型”(交互用户-组织-流程-成果闭环)的应用逻辑,阐释了“战略损益表”如何驱动每个员工思考用户价值,并重点解读了张瑞敏首席提出的“自以为非”与“无为而治”的深刻内涵——“自以为非”是不断否定过去成功路径依赖的勇气,“无为而治”则是通过规则设计释放个体创造力的智慧。

感悟:海尔的转型证明,再庞大的组织也能保持初创般的敏捷。“人单合一”不仅是模式创新,更是物联网时代“用户中心”商业哲学的完美落地。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管理不是“管人”,而是“成就人”和“搭建舞台”。
带着管理哲学的思考,下午学员们走进了此行最后一个站点——海尔绿色再循环互联工厂。这里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垃圾处理厂”的刻板印象。入口处,一面由废弃电器零件拼贴而成的艺术墙,镌刻着“无限循环,价值循环”的宣言,瞬间将抽象理念具象化。在拆解车间,学员们通过观景窗见证废旧家电“重生”,高速粉碎机将电器粉碎成碎片,涡流分选技术快速分离铜铝金属;再生工艺区更惊人,经16道高纯度清洗工序、高精度分选(硅胶选、静电选、色选)和高性能造粒,产出的再生塑料颗粒纯度达99%,性能接近新材料,可直接用于新家电生产,实现“从产品到产品”闭环。

感悟:当看到废旧家电在智能流水线上“化整为零”最终“重获新生”时,入口那面艺术墙的意义豁然开朗——它是企业对“资源永续”承诺的具象表达。海尔用顶尖科技证明:真正的环保不是拒绝消费,而是让消费可持续;循环经济不是成本中心,而是未来核心竞争力。
实践凝思:从海尔样本到未来启示
青岛之行落幕,海尔创新基因深植物院MBA学员心中。安艳艳老师总结道:“海尔的探索告诉我们,没有永远成功的模式,只有永远适应时代的企业。这次研学,不是让我们复制海尔,而是学会像海尔一样,带着‘自以为非’的勇气,在自己的赛道上持续创新。”
海尔生态战略的启示清晰而深刻:其核心在于推动用户裂变(从产品到场景方案)、员工创变(从执行者到创客)、产业聚变(无界延伸至医疗、循环经济等领域),构建共生价值网络。其“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通过赋能数千小微单元,让庞大组织保持了惊人的敏捷性。
这趟实践为物资学子指明了行动方向:将“自以为非”的革新精神融入职业基因;以生态思维升级供应链管理认知;并深刻领悟海尔再循环工厂揭示的真理——资源的高效循环就是未来核心竞争力。
尾声
当高铁驶离青岛站,MBA学员笔记本上已写满思考。这场实践不仅是企业参访,更是一次管理哲学的洗礼。物资学子带走的,是浸润着青岛海风的智慧启迪,是“人单合一”模式里照见的未来图景——当每个MBA人都成为价值创造的节点,我们终将织就中国商业的生态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