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MBA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为期一周的早稻田大学国际商务方略项目。这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体验和商业思维的碰撞。在东京的这几天里,我深深感受到了日本企业在经历"失去的30年"后,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这一周的专题课程,对我而言是一场既陌生又熟悉的精神旅行。陌生,是因为我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扩张的年代,对长期停滞缺乏体感;熟悉,则因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日本企业名字和工匠精神。与日本教授、同学们面对面剖析FANUC、Abenomics、机器人共融工作方式等议题时,我意识到所谓“失去的30年”并非简单的GDP曲线下滑,而是一场关于制度惯性、组织心智、领导力范式与社会契约的系统性拉锯战。它像一面多棱镜,把一束光拆成了无数彩带,每一条都折射着值得中国企业警醒的教训与值得中国年轻人珍惜的机遇。
第一天:从“增长奇迹”到“长期停滞”
7月28日上午,教授用一张横跨1970—2023年的日美欧GDP对比图开场。1970年代,日本GDP仅为美国三分之一,到1990年已逼近七成,随后却在30年间几乎原地踏步。那张图像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也像一串沉默的省略号。教授提醒我们:若只盯着宏观数字,会忽略微观层面的“慢变量”——少子化、终身雇佣、主银行制、交叉持股、年功序列、僵尸企业,这些看似温和的文化与制度元素,在高速增长期曾是“稳定器”,却在全球价值链重塑、数字技术颠覆、外部需求骤变时,演变为“减速器”。我脑海里瞬间闪过中国当下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双碳”关键词——任何战略如果缺乏对制度惯性的提前评估,都可能在未来成为新的“减速器”。这种跨越时空的对照,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路径依赖”四个字的重量。


第二天:变革的力量
教授关于"敌意收购和激进投资者"的讲座,让我看到了日本经济复苏的另一面,日式改善(Kaizen)遇到美式激进(Activism),所谓“失去”,并非日本企业失去了能力,而是它们一度失去了与外部世界重新谈判的能力。30年的停滞并非毫无意义,它孕育了变革的力量。当传统的终身雇佣制和企业文化遭遇全球资本市场的冲击时,日本企业被迫进行深度反思。Remote Robotics这家川崎重工和索尼的合资企业,提出了"人机协作"的全新工作方式,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对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站在演示现场,我想到了中国也即将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危机往往也是创新的催化剂。

第三天:创新生态的力量
CIC Tokyo给了我全新的视角。梅泽崇明先生作为CIC日本的主席,他对日本创新生态的介绍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国家。“岸田前首相提出的创业驱动经济政策,正在改变日本的商业生态。”政策的力量在推动创新方面不可小觑,CIC Tokyo汇聚了330家公司,这个数字背后是日本创业生态的蓬勃发展。Kotter八步与McKinsey 7S的再发现,我们深入分析了日本企业转型失败的根本原因。“变革从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
第四天
:合作共赢的智慧
教授关于中日经济关系的讲座,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两国的商业合作。尽管存在各种政治和历史因素,但经济合作的逻辑仍然清晰:互补性强、市场潜力巨大。日本地方中小制造企业通过“隐形冠军+商工会+地方银行”的铁三角,在三十年停滞中依旧保持了高就业、高附加值的韧性。对照中国,大量县域产业带正面临订单外迁、品牌升级、人才断层,若能引进日本“一町一品”的精益深耕模式,或许能把“下沉市场”升级为“深耕市场”。


一周的访学经历,让我对日本"失去的30年"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不仅仅是经济停滞的30年,更是反思、调整和蓄力的30年。日本企业正在经历的变革,对中国企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技术领先不等于价值创造,企业必须建立从技术到商业价值的转化机制;其次,变革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科特的变革理论在日本企业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第三,创新生态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CIC Tokyo的成功模式值得中国借鉴;最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与合作并存,中日两国企业应该在竞争中学习,在合作中共赢。
下榻的酒店旁边有一家寿司店,30平米的小店我们七个人一进去就被塞得满满当当。店家是一对老夫妇,老爷爷给我们讲他今年85岁了,这家店从他父辈手里继承下来,老夫妻一起经营了50年了。门外的夕阳西下,店内90年代的箱体电视机里播放着当天的新闻,他们一个人做着寿司,一个人准备酒水,动作缓慢而轻柔,“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此一瞬便是永恒。人间烟火、岁月静好。这次访学的主题是“消失的三十年”,讲经济泡沫、讲管理难题、讲国际化战略,讲这消失的30年带来的停滞、挣扎、困苦。我不知道这消失的三十年对这对老夫妇的影响有多大,但如果他们一直做着喜欢的事、和爱的人在一起,那这消失的时间,何止三十年?何必三十年?又何惧三十年?

银座的高楼林立、秋叶原的火树银花、新宿的灯红酒绿,彼此而言都是匆匆过客,铭记的,就是这平凡生活里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