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早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MBA/MEM在校生、校友等一行20余人,在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忠良、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方刚、副主任禹献云,及MBA教育中心应波、周海囡、周娜等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比亚迪历史博物馆,开启了此次深圳游学的首站学习之旅,并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深度的探索与交流。
博物馆分两栋共8层,总面积9473平方米,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细细诉说着比亚迪从1994年到2024年的发展故事。
时光长廊:梦想与奋斗的印记
踏入比亚迪历史博物馆,大家仿佛穿越了一条时光隧道。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讲述,将大家带回了比亚迪初创的年代。从1994年成立,到在电池领域崭露头角,再到果断进军汽车行业,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凝聚着比亚迪人的梦想与不懈奋斗。

来到二楼,这一层复刻了30年前的办公场景,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设备台账、产量销售库存报表、工程制图等各种手稿,多年前比亚迪员工们忙忙碌碌、兢兢业业的工作场景浮现在我们眼前。大家在感叹比亚迪惊人发展速度的同时,更深刻体会到了企业创始人王传福的远见卓识和团队勇于开拓的精神。



技术矩阵:创新与突破的力量
进入比亚迪产业布局馆,钱学森在1992年给邹家华副总理写的一封信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回忆,30多年前钱老先生就提出了电动汽车取代内燃机车给我国带来的弯道超车机会。

面临时代的巨大机遇,比亚迪汽车应运而生,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比亚迪在艰难的抉择中起步,苦练内功、厚积薄发,从技术的追随者变为技术的引领者,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篇章。在场学员们无不为这部波澜壮阔的民族工业发展史而自豪。

在博物馆的技术展示区,同学们全方位、直观地了解到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半导体、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和雄厚技术实力。从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到领先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再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GBT芯片,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彰显了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些技术不仅推动了比亚迪自身的发展,更引领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变革,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着重要力量。同学们不时驻足凝视,详细询问技术细节,深切感受到了比亚迪在技术创新上的执着与投入。

未来展厅:绿色与智能的蓝图
博物馆的未来展厅,为大家描绘了一幅绿色智能的美好画卷。在这里,比亚迪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轨道交通自动化以及新能源综合应用等方面的未来规划。




从概念车的酷炫设计,到云轨云巴的高效运行模拟,再到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创新应用,无不体现着比亚迪对未来出行和能源格局的深刻思考与积极探索。这不仅是对未来科技的展望,更是比亚迪向世界做出的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郑重承诺。
此次参观让学员们对比亚迪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智造的崛起,也看到了企业在推动绿色发展、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坚定决心。创始人王传福题写的 “成就梦想” 四个大字,恰是本次参观的生动注脚——哪怕只有1%的可能,也要用100%的努力去尝试、去探索,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不断突破,也为在场的每一位学员带来了深刻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