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浙江工商大学23级非全日制MBA学员踏上了一场兼具实践价值与行业洞察的企业参访之旅。本次活动聚焦新材料产业前沿,学员们先后走进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沉浸式参观、深度座谈交流,近距离触摸行业发展脉搏,亲身感受智能制造的高效精准与绿色发展的深远意义。
01、
福莱新材以 “精雕细琢” 之力,铸就功能性薄膜材料标杆
参访首站来到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姚庄厂区。公司副董事长涂大记、总经理胡德林、研究院副院长杨晓明携团队热情接待,为学员们开启了一场 “功能性薄膜材料创新之旅”。
在企业文化展厅,讲解员以时间为轴,清晰梳理了福莱新材从初创期的探索到成长为行业领先企业的发展脉络。展厅内,七大核心涂层工艺与内,七大核心涂层工艺与 61 项专利技术的集中展示,直观呈现了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硬核实力,让学员们深刻理解其 “行业标杆” 地位的由来。

随后,胡德林总经理结合多个鲜活案例,生动解读了企业创新产品的多元应用场景:在服饰领域,其涂膜技术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二,为服饰功能升级提供关键支撑;在环保领域,可回收纸杯内壁涂层打破传统材料局限,助力绿色包装发展;此外,超薄胶带、电子皮肤材料等创新产品,更是让学员们惊叹于功能材料在细分领域的无限可能。



生产线参观环节,学员们不仅了解到先进的生产流程,更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 从上下班班车接送、员工子女托管服务,到配套完善的住宿设施,再到科学规范的嘉奖评比制度,一系列举措让 “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落地生根,也让学员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核有了更深层认知。


在主题交流座谈中,涂大记副董事长以《中国新材料发展趋势》为核心,结合行业政策、市场需求与技术突破,深入剖析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学员们搭建起 “宏观行业视野” 与 “微观企业实践” 的连接桥梁。

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杨晓明则带来《功能性薄膜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的专题分享。他以大家日常使用的手机为切入点,用通俗化语言拆解功能性薄膜在屏幕显示、信号传输等环节的应用原理,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易懂的实践案例,让学员们收获满满。

02、
万凯新材以 “产业宏图” 之志,引领聚酯材料革新
下午,参访团队抵达本次学习之旅的第二站 —— 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凯普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恩君女士代表企业致以诚挚欢迎,吕总的热情迅速拉近了与学员们的距离。

在企业展厅,讲解员带领学员们系统了解万凯新材的发展历程、核心产品与产业布局。期间,吕恩君总经理重点分享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举措:“优才计划” “雏鹰计划” “雄鹰计划”等。这些完善的人才体系让不少学员直呼 “心动”,也让大家看到企业对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


同时,吕总以 “元气森林” 饮品包装、“海天酱油” 瓶身等大众熟知的品牌案例为切入点,生动阐述了万凯新材在环保领域的实践:目前企业生产的PET瓶与 PET膜均具备可回收特性,而从传统玻璃瓶到PET瓶的材质升级故事,更是直观展现了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平衡 “产品性能” 与 “绿色环保”,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新材料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随后,学员们获准进入企业核心机密的中控室 —— 这一 “开放之举” 充分彰显了万凯新材的自信与坦诚。在中控室,学员们通过实时监控屏幕,清晰看到从原料投入、生产加工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智能化的操控系统、精准的参数调控,让大家直观感受到 “智能制造” 如何为企业效率提升、品质稳定保驾护航。

在品控环节,学员们近距离接触各类精密化学检测仪器,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每台设备的检测功能与操作标准,以及企业在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成品出厂检测等环节的严格流程。从 “毫米级” 的精度要求到 “零误差” 的质量标准,学员们切实体会到万凯新材对 “品质至上” 理念的坚守。

主题交流阶段,万凯新材料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利平带来《废弃塑料循环再生》的专题分享。他从化学原理出发,结合企业在废弃塑料回收、降解、再利用等环节的技术突破与实践案例,将一场专业的 “化学课” 搬进座谈现场。生动的讲解不仅让学员们掌握了废弃塑料循环再生的核心逻辑,更引发了大家对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深度思考。
03、
参访落幕,知行合一,赋能
MBA
学员成长与行业发展
此次新材料领域企业参访之旅,为23级非全日制 MBA 学员搭建了一个 “走出课堂、走进企业” 的实践学习平台。通过与两家行业标杆企业高层管理者、技术专家的深度对话,以及对生产一线、研发中心、中控室等场景的实地探访,学员们不仅拓宽了行业视野、更新了知识储备,更对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趋势、市场需求、绿色发展方向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知。
参访结束后,不少学员表示,将把此次参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融入后续的MBA学习与工作实践中,努力实现 “理论知识” 与 “行业实践” 的深度融合。相信未来,这些学员将以更专业的视角、更创新的思维,为新材料产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