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晚,厦门大学MBA学者论坛顺利举办,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刘馨茗应邀作题为《审计的力量——从行业历史演进讲起》的讲座。讲座从信息不对称理论下的柠檬市场实验入手,通过对审计行业历史演变的介绍,围绕“审计是如何产生的”和“为什么需要审计”两个话题展开了详实的阐述,令在座同学受益匪浅。讲座由MBA中心教授赵蓓主持。
审计是如何产生的
讲座伊始,刘馨茗在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柠檬市场实验的基础上,首先为同学们阐述了审计的定义、作用和审计的类型。
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由于资本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信息风险较大,往往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审计便应运而生。而按照审计主体,审计活动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刘馨茗指出,审计活动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初具雏形,“审计”一词的出现始于南宋时期。在奴隶和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分权带来的互相牵制以及随之而至的受托责任的需要,当权者需要审查受托者是否诚实履行责任,分权的需要也使审计活动开始萌芽,但古代审计活动仅仅局限于监督和验证,审计活动依然与其他的管理职责一并履行。随着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商业环境日新月异,才真正产生了对社会审计的需求,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合伙制与股份制企业和证券交易的发展对社会审计的产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现代民间审计发展的时间线,刘馨茗详细介绍了“合伙制企业与自愿性审计需求”和“股份制与法定审计”两个特定发展阶段的特点。现代民间审计萌芽于15-16世纪的意大利,在合伙制企业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部分分离,资本所有者需要对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进行专业化的监督,由此产生了自愿性审计需求。18-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崛起导致企业规模增大,合伙企业表决难度也随之增加,股份制公司逐渐兴起,所有权与经营权也进一步分离,委托代理关系进一步扩大。而职业经理人和不一定具备经营管理能力或意愿的股东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南海公司案更是将这一问题背后的严重后果暴露无遗。为应对资本市场的重大会计舞弊案件,缓解委托代理关系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法定审计作为外部机制从自愿性审计转向强制性审计。
为什么需要审计
刘馨茗进一步介绍了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和“信息理论”,使同学们对审计产生的动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刘馨茗指出,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是目前审计需求理论中的主流理论。代理理论认为审计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共同需求,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成本。审计通过对代理人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及其背后所隐含的经济行为进行鉴证,发现和阻止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确保代理人遵守其所做出的不会采取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动的承诺。因此,审计是一项能够实现约束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代理成本的制度安排。基于信号传递观和信息系统观的知识,信息理论认为之所以存在对审计的需求,是因为审计具有改善财务信息质量和通过信号传递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即审计的本质功效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和增进财务信息价值。在该理论框架下,审计是一种降低信息风险的活动。审计师通过评估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而后,刘馨茗结合代理理论、信号传递假说和信息系统假说,从鉴证机制和保险机制两个角度阐释了审计需求。她认为,无论是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还是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体现的均是审计作为鉴证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但审计作为一种鉴证方式,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秘密工资会计和安然事件等财务舞弊丑闻揭露了审计师和经营者存在相互勾结的情况,也使审计师的鉴证功能的有效性倍受打击,法律环境的变化也推动审计活动的保险机制产生。刘馨茗进一步谈到了鉴证机制和保险机制的区别——审计活动的鉴证机制是通过审计师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判断其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而审计活动的保险机制通过保险的方式将财务信息的信息风险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保险人,但这两种机制都可以有效地降低财务信息的信息风险。
讲座尾声,刘馨茗强调,审计是为了缓解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买卖双方的信息风险,确保资本市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而产生的,因此她也总结出了“审计的产生不是外部力量强制的结果,是社会力量的选择所致”的结论。
在互动问答环节,在场师生围绕“审计师法律责任”、“监管方分派审计师制度”等话题进行了问答与热烈的讨论,给予在场与会者颇多启迪与收获。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