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成功举办 | SAIF动态

来源: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 作者: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 责任编辑:Ann
2025.10.21 19:37 | 浏览量:1247
10月19日, 第二届全国高校 数字金融 案例大赛落下帷幕。
 
本次大赛是以 数字金融 创新未来”为核心主题的高水平案例竞赛,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探索与创新设计,推动数字金融领域的前沿研究,为全国高校青年学子提供一流的数字金融创新展示平台与载体,培养兼具金融素养、技术能力、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本次大赛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承办,高金智库-信也科技联合研究实验室协办。
 
大赛围绕 “人工智能 大模型 应用”“区块链赋能 数字金融 ”“数据资产金融价值实现”“数字金融赋能 普惠金融 四个主题方向展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 173所高校共 445支队伍、 1262人报名参赛,通过初赛与复赛选拔,共有来自全国21所高校的24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10月18日举办的决赛。大赛还 首次引入 AI 大模型点评案例,“技术流”模式为赛事注入新活力。
 
 
最终,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联通数据资源的确权与入表:挑战与破局”荣获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的“AI大模型赋能股权投资知识管理——基于联银创投智能问答平台建设与实践为分析案例”、西南财经大学的“智惠羽翼·破局阡陌:网商银行数字普惠金融的助微新解”、厦门大学的“南钢股份(600282):从铁水奔流到数据觉醒,‘智改数转’释放新质生产力”荣获二等奖。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蒋兴浩代表大赛主办方为颁奖仪式致辞。他指出,此次案例大赛,旨在为全国高校青年学子提供金融科技创新展示平台与交流载体,通过大赛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聚焦数字金融发展。他提出三点希望:
 
◉ 一是以大赛促提升, 希望同学们以大赛为契机,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筑牢数字素养根基,积极拥抱科技变革。
 
◉ 二是以大赛促融合,期盼更多富有成效的交流与活动,促进学生与企业间双向互动,实现优秀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 三是以大赛促创新,要紧密对接国家数字金融发展要求,在坚守“夯实实践基础、产出优质成果”核心定位的前提下积极创新,让每一次竞赛都能成为同学们提升实践能力、展示研究成果的卓越平台。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史建平发表讲话。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时代,未来将有大量工作岗位受到AI影响。传统金融教育模式已明显滞后,金融人才培养体系面临严峻挑战。知识传授型教育将慢慢淡出,高校将逐渐转向研究型与创新型教育。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必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强化交叉融合,将现实问题带入课堂,打造探索性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其发展对于巩固和提升我国数字经济优势至关重要。本次大赛很好地契合了培育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已成为推动数字金融前沿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
 
 
高金副院长李峰发布并解读了最新报告《金融科技人才求职红宝书2025》,本红宝书是《全周期金融科技人才认证培育体系》系列丛书之一,在前两年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金融科技求职工具书。高金智库红宝书课题组结合1000+调研问卷分析与企业深度访谈,将金融科技领域主要岗位划分为十二类,即产品类、研发类、测试类、运维类、运营类、营销类、客服类、风控类、数据分析类、投研类、项目管理类以及技术支持类。红宝书还筛选出九大核心专业类别,解析相关专业与岗位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定向匹配关系。例如,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在研发、测试、运维、技术支持四个方向相关性强。数理金融类相关专业与风控、数据分析、投研、产品等“传统金融服务+技术/数理知识”交叉岗位契合度高。传统经管类相关专业与产品、营销、客服、项目管理等岗位关联紧密。红宝书还首创附有章节编号的金融科技相关岗位详情检索表,读者可以快速查询到相关专业的匹配岗位、可考虑岗位的介绍以及入职该岗位所需要的准备事项,包括课程、证书、实习、大赛、简历、面试等。
 
 
高金创院理事长屠光绍应邀发表讲话。他祝贺大赛圆满成功,向关心、支持、参与大赛的各方表示感谢。他指出,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比第一届更精彩。 一是参赛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报名参赛的团队数量比去年翻倍; 二是大赛主题更前沿,在保留“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的基础上,新增了“区块链赋能数字金融”、“数据资产金融价值实现”等内容,契合了数字金融应用的新进展; 三是案例报告质量更高,反映出高校对数字金融教育和实践更加重视,也体现了参赛团队水平和能力的普遍提升; 四是大赛科技成分更浓厚,评审和点评引入AI大模型,这既是AI的具体运用,也是评审的新方式; 五是大赛的影响力更显著,不仅体现参赛的团队和规模,而且各高校更重视,也引起其它方面的更多关注; 六是大赛的意义更凸显,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大赛激发青年学生来关注并参与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其次,举办大赛有利于促进教育体系和方式的变革;最后,有利于促进数字金融人才队伍和新生力量的成长壮大。
快讯
更多
  •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成功举办 | SAIF动态
    4小时前
  • 复旦国金EMF2025秋季海外模块:日本金融科技之旅 丨EMF
    4小时前
  •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级MBA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4小时前
  • 认知破壁,觉醒赋能丨2025年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硕秋”主题周精彩落幕
    4小时前
  • 300余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校友共赴一场秋日之约
    4小时前
院校排行榜
1
清华大学MBA(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MBA(光华管理学院)
3
复旦大学-MBA(管理学院)
4
上海交通大学-MBA(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5
复旦大学-MBA(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6
中国人民大学MBA
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8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9
南开大学MBA
10
香港大学MBA
查看更多
人物
更多
易靖韬 最近发布
院长声音 | 易靖韬:商科教育应体现中国特色,驾驭技术变化,服务企业实践
张菀洺 最近发布
中国MBA网·华说赛专题|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张菀洺老师
倪海英 最近发布
中国MBA网·华说赛专题|专访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SAIF金融MBA项目执行主任倪海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