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创业管理MBA项目承办、2024级浙江大学MBA创客班协办的“创业直通车第五期”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创业管理MBA项目学术主任王颂老师、浙江大学医疗产业管理项目行政主任丁小燕老师和浙江大学创业管理MBA项目行政主任梁贝特老师带队,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博士后、微分智飞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刘志洋博士,以及浙大控股集团总部科创服务部、浙大MBA校友陶沁学姐出席分享,为同学们带来了科技创业的前沿实践与深度思考。
深入概念验证中心,解码科创成果转化密码
打通“最后一公里”
破解科研成果转化难题
在展厅参观环节,作为浙大MBA校友、浙大控股集团总部科创服务部成员的陶沁学姐和浙大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的讲解人员一同出席,分享了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历程与团队运作模式。运作模式有三大特色:第一,平台化服务模式。与浙大5个转化研究院合作,输出标准化工作机制与团队培养体系。第二,人才培养通道。为MBA学生提供从实习生到核心成员的职业发展路径。第三,生态协同机制 。连接政府、学校、科学家、企业、资本五方资源。她特别强调了科技创新创业的核心人才需要具备产业背景、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的融合。
浙江大学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作为浙大控股集团旗下的高能级科创赋能平台,中心秉承"投早投小投源头"的核心理念,通过"保姆式服务"助力科研成果跨越从实验室到市场化的"死亡之谷"。中心具备三大核心优势:第一,深度介入早期环节。概念中心提供的无偿验证资金、场地及资源配套可以弥补传统科研经费无法覆盖的样品样机开发阶段的资金缺口。第二,跨领域协同团队。组建"技术专家+投资经理+产业顾问"铁三角,覆盖工程化验证、商业验证、产业验证全流程。第三,浙大资源整合。依托浙大科研实力、300+上市公司校友网络及政策支持,构建全方位服务生态。
四大典型案例
见证科技创新力量
现场展示的多个科创项目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潜力:
(1)滤波器芯片项目。解决华为5G手机"卡脖子"问题,一年内完成从小试到量产,打破国外垄断。
(2)脉通医疗小型磁共振系统。成本降至传统设备1/10,让乡镇医院也能拥有高端影像设备。
(3)透明隔热有机光伏组件。光电转化率达26-27%(行业领先),从阳光房拓展至建筑幕墙。
(4)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作为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其提纯率达99.99%,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科学家面对面:
微分智飞引领飞行具身智能新纪元
飞行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分享
作为浙江大学控制学院本科、博士、博士后,微分智飞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刘志洋博士,拥有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荣获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是金华市"双龙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主持国家及省市级重大研发项目六项。在主题分享《微分智飞——引领飞行具身智能新纪元》中,刘博士详细介绍了团队在飞行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商业探索。
与传统无人机预设航线飞行不同,微分智飞专注于飞行具身智能,实现无人机在开放场景下的自主探索与集群协同:端到端自主决策——通过神经网络导航模型,实现无人机观测、决策、控制的全流程自主化,超越人类飞行极限; 分布式集群智能——无需中心化控制,通过动态拓扑实现全局信息共享,1000架次飞机协同仿真验证成功;多场景适应能力——从林业测绘、矿山巡检到应急救援,技术方案重塑行业运作逻辑。
刘博士分享了团队在多个垂直领域的应用探索:林业测绘——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控,实现树木体积精确测量,重塑采伐证发放流程,大幅降低测绘成本;矿山巡检 ——在复杂危险环境下自主探测,保障人员安全的同时提升作业效率;应急救援——与公安厅合作,在警用装备领域实现高机动飞行与人机对抗能力。
刘博士分享结束后,王颂老师总结指出,概念验证中心在创业生态链中具有关键作用,是推动科学家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她认为此类交流尤其适合商学院MBA群体,因其兼具商业与产业理解能力,可便捷对接科学家资源,不仅是一次学习机会,更为同学们提供了优质的职业发展路径。
王老师强调,这类活动对浙江大学各类创新创业学生具有互补价值,参与创投的同学更需与产业基金、孵化器等生态链环节加强合作。最后,她对陶沁校友及浙江大学控股集团下属概念验证研究中心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
互动问答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与科学家、中心团队展开了深入对话,聚焦科技创业的关键问题:
Q: 科学家创业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 最大挑战是重技术创新轻商业规划,且缺乏公司运营经验。中心通过精益创业培训、引入职业经理人、股权架构设计等方式帮助科学家补齐短板。
Q: 早期项目如何平衡技术风险与商业价值?
A: 采用"三方验证"机制——技术可行性(专家委员会)、商业可行性(投资团队)、市场认可度(客户测试),严控风险的同时容忍合理试错。
Q:
MBA
学生如何参与科创服务?
A: 从实习生开始,在项目尽调、商业模式设计、产业资源对接等环节发挥管理优势,成长为科创服务领域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