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至17日,《知行合一·产业探究—中国产业发展及企业竞争力提升》系列课程之探究四川的企业实践学习环节在成都、眉山等地开展。继首探珠三角、探究内蒙古、长三角、西南、东北、山东、云贵和中原之后,此系列课程已覆盖九大板块、十次调研,由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焦捷担任课程责任教师。
此次课程共有30余名MBA同学参加,
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主任马嘉等老师、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MBA中心主任魏晨阳等老师、安永研究院*院长郭毅及安永行业导师团队等参与课程调研指导。
新希望集团:双轮驱动发展
10月13日上午,师生们参访新希望集团。在集团文化馆和党建馆,这家知名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之路清晰展现:立足农牧行业,并不断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农牧食品、乳品快消、智慧城乡等相关产业。历经40余年的发展历程,新希望更以崭新的姿态,在数字化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
座谈环节,
新希望集团首席数字官李旭昶等高管和师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师生们感受到,新希望以全工业化手段重塑农业,通过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双轮驱动,推动实现“产业+生态”的创新战略布局。在笃行长期主义的道路上,集团洞见创新发展的内涵与本质:坚持在可持续发展中创新引领,在不确定性周期中寻找确定性;强调数字化的核心在于管理运营,进而促进业务转型优化,实现企业数字化协同发展。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战略综合转型
在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全钒液流电池示范项目和风电公司集控中心,大型储能设备勾勒出未来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13日下午,师生们实地探访,深刻感受到集团肩负着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推动全省能源高质量发展与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正着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综合能源企业。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等高管参与座谈交流。师生们体会到,在双碳宏伟目标下,集团正从单一的能源生产者向综合服务商加速转型,构建以综合能源为核心主业,先进制造、高端化工、医药健康、产融结合为多元业务的“1+4”产业布局体系。其战略路径逻辑清晰:主业赋能由内向外,推动能源辐射其他产业的延展布局;产融结合产生叠加效应,不断将资产转为资本,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生物医药集团:投资兴业聚势
14日下午,师生一行抵达四川生物医药集团,首先参观了展厅,全面了解公司基本情况。
四川生物医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石冉,基金事业部(弘科基金)总经理姜博文与师生座谈交流,分享了包括集团战略、产业布局、资本投资和产业培育实践等内容。
师生们了解到,作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及四大主责主业板块之一,四川生物医药集团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及运营平台,通过产业整合、龙头合作、要素联动及基金投资等手段,致力于培育打造四川生物医药产业领军企业,引领带动产业优势资源集聚成势,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在规划中实操,在实操中规划,以国有资本和耐心资本的天然禀赋,打造跨板块核心能力,全面整合生物医药产业链相关业务板块。
考拉悠然:赋能AI应用
走访成都考拉悠然科技公司激发了师生们探究AI+行业应用的好奇心。15日上午,在参观展厅中,大家了解到,公司自主研发了全球首款多模态AI操作系统——OSMAGIC码极客,并推出多模态产业通用大模型——悠然大模型及其行业应用平台。
考拉悠然联合创始人沈复民参与座谈。在深入交流中,公司的经营主线逐渐清晰:历经8年,构建起“多模态世界模型+Agent+智能本体”的全栈空间智能技术体系,为500多家行业客户提供国际领先的AI产品与服务,推动其智能化升级。师生们认为,公司迅速成长源于其明确定位:确定以AI赋能行业应用为主的商业模式,深挖AI应用价值,专注细分领域的高价值数据,形成独特优势。
沃飞长空:领航低空经济
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获得局方批复申请和受理的有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企业,也是国内唯一进入全球“先进空中交通”领域前十的中国企业。在展厅,师生们看到旗下全自研产品AE200批产构型样机,领略到倾转旋翼的技术魅力。
随后,
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等高管与师生们深入交流。作为吉利科技集团子公司,沃飞长空围绕eVTOL持续创新,发挥复用优势,践行空天地一体化大出行理念,将产品定位于载人运输,锚定低空出行、低空文旅和应急救援等方向。师生们认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低空经济发展方兴未艾,而公司抓住契机,把握绿色低空产业发展方向与民生需求增长点之间的互促关系,勇于创新引领,成为了中国低空出行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
成都数据集团:构建数字生态
下午,师生们来到成都数据集团。先后参观成都市智慧蓉城应用场景实验、蓉数公园等生态展示及服务区,师生们了解到数据集团围绕“运营数据要素、服务城市战略”总体定位,充分发挥“投融资、运营服务、生态构建”三大功能作用,聚焦数据资源运营服务、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治理、数字生活四大业务板块,构建“1+3+N”业务体系,持续锻造提升数据开发利用、投建运一体化整合运作、智慧城市建设咨询实施、数字技术应用创新四大核心竞争力。
交流环节,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尉洪,集团数据运营事业部总经理王斌、集团市场发展部生态运营总监高鉴等企业负责同志参与了本次座谈交流。成都数据集团作为成渝地区首家以数据为核心业务的市属国企,已形成“管住一级、放活二级”的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成都模式”,该模式通过促进“公共数据+非公共数据”的融合开发,激发二级市场活力,推动数据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助力生态合作企业打造出更具场景业务属性的数据应用产品,共同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建设。“成都模式”的实践应用,得到国家数据局主要领导调研肯定,并成功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案例集》。
天府软件园:突出特色立园
天府软件园位于高新区南部园区,是成都市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核心园区,由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运营管理。16日上午,
公司董事长万翔等高管出席了与师生们的交流互动。园区产业生态丰富、配套活动齐全,令师生们印象深刻,公司管理之道更让人耳目一新。
一是在服务定位中灵活把握政策。公司配合政府重大项目落地,强化服务管理,推动政企资源在园区内精准匹配,通过政园联动为企业争取并落实专项支持,形成政策落地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在特色立园中突出生态运营。公司长期洞察产业发展及细分领域动态,因地制宜实施规划,善于汇集各方资源,发挥管理运营优势,并通过园区各类基金投资赋能优秀企业,建立健全园区生态。
博雅新材料:谋远略于专精
下午,师生一行移师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眉山总部。
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梁振兴等高管参与了座谈。师生们了解到,博雅是一家专注于稀土功能材料、半导体及超精密光学等领域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及加工制造的企业。博雅凭借持续的技术革新优势,和不断优化的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了国内核医学影像探测及工业激光行业的核心器件领军企业,是全球三大核医学影像探测材料供应商之一。
师生们获得两方面启发。其一,源于使命,成于攻坚。创业之初,中国稀土产业链尚不完整,下游高附加值技术产业尤为落后,高端核医学影像设备PET-CT依赖进口,老百姓做肿瘤检查费用高昂。正是出于改变这一现状的决心与使命博雅创始人决定投身稀土行业,带领博雅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了硅酸钇镥闪烁晶体,实现了规模化量产。凭借着持续的技术革新和不断的优化产品,形成极致加工的研发创新,实现国产化弯道超车。
其二,立足专精,谋定后动。公司筑牢硅酸钇镥闪烁晶体这一专精尖领域,待稳固晶体生长的顶层工业逻辑后,再启动碳化硅材料研发,同时在加工端拓展超精密光学元件相关领域,以“由点到面、先稳后进”推进战略布局:横向拓展研制不同高温晶体,纵向从材料向下延伸至加工超精密光学元器件、组件等。
蜀道投资集团:在转型中破局
17日上午,师生们来到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参观集团文化展厅时,大家了解到,这家于2021年合并组建的省属大型国企,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四川省属国有企业首家“世界500强”并连续四年上榜,是四川省交通建设领域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在参观结束后的调研交流会上,
蜀道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丁应虎出席座谈并讲话。他介绍到,近年来,蜀道集团坚定践行“一个聚焦、两个转型、三个创新”的发展思路,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型,形成“交通+”大产业格局。会上,大家就国企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展开讨论,(一致)认为破解体制机制转型、市场化活力不足及战略方向调整等挑战,关键在于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为抓手,在动态发展中寻求突破。蜀道集团的改革转型导向鲜明,产业链布局成效突出,为大型交通类国有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可靠样本。
短短数日,
焦捷教授与全体师生一起参观调研,共同研讨。
他指出,四川省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腹地,在全国起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其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转型的内在要求,既有挑战,更孕育机遇。当前,AI推动创新发展,本质上是新质生产力的变革需要,这要求企业在新形势下,抓住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创新因子,加速AI应用,激发科技与金融创新活力。同时,充分巩固战略支点,争取战略主动权,促进产融结合,扩大优势,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他还鼓励同学们,不仅探究调研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战略思维,更要学习企业家在引领企业攻坚克难时所展现出的个人魅力、精神风范和独特气质。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往往彰显其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
在课程调研中,师生们积极交流,深入思考企业应如何在承担社会责任与良性盈利模式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