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民法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二、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2023年11月25日中午,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民营企业管理专题》系列讲座第五讲,在主楼报告厅如期举行。
本次讲座邀请到美国罗格斯大学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甫希副教授,为我们普及了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及劳动争议处理的相关知识。
王甫希副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当前就业形势的现实情况。她提到,在三年疫情的影响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普遍面临减员和降薪的压力,而整个社会的失业率也因此呈现出波动性攀升的趋势。
裁员降薪潮
以美团、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厂为例,从2021年中掀起的大规模裁员潮,一直持续到2022年达到历史巅峰。此外,制造业、房地产、旅游业等行业自2020年以来也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减员风波。
随后,王甫希副教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一系列企业应对裁员的方法,包括批量协商解除、高效的"闪电式"手段和降薪等方式。这些策略全面展现了当前经济寒冬下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复杂。
制度法规
随着二十大的召开、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扩大内需国家战略的出台,我国进一步强调了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以及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王甫希副教授结合近期劳动领域的热点事件,如三孩政策出台、996被宣布违法、阿里女员工称遭性侵案件等,从制度立法动向以及员工退出机制方面为我们做了全面的讲解。
在劳动人事制度法律层面,王甫希副教授结合《民法典》相关条例分析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路径、员工背景调查以及禁止性骚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她表示,《民法典》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劳动法》)的方式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且对于企业如何获取、保管和处理员工个人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禁止性骚扰更有明文规定,即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员工退出机制
在员工退出机制层面,王甫希副教授为我们讲解了用人单位单方面以不胜任为理由(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根据最高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纪要,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通过“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等形式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
思考
讲座最后,王甫希副教授给予我们深思:
以狼性企业文化著称的华为,为什么能做到“干部末位淘汰制”,每年强行淘汰掉10%的干部?
讲师介绍
王甫希
美国罗格斯大学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系副系主任。
现任SSCI收录期刊Labor History编委。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的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为非正规就业、雇佣关系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算法与人工智能管理和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