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
“教育强国:数据解构与政策重构”学术论坛
在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召开
与会专家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
立足用数据描述事实
从不同学科视角阐释教育强国的宏观图景、
基本特征、实现路径和政策供给
此次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承办。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周傲英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南开大学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舆情实验室、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负责人出席并作专题发言。
在致辞中,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教授向与会专家、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国外的模式,要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角度去探索、去实践,结合当前新一轮科技变革的维度去实验、去构建。
“产品驱动应用,应用驱动创新,创新才能驱动发展。我们搞科技创新,必须把产业发展的业务场景归纳到一起来。”在主题发言中,周傲英教授交流了“人工智能时代对科学和数据的思考”。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就是一种全新的科技革命,它改变了科技引领技术发展的传统范式,形成技术倒逼科学更新的新格局,而促进这种转型背后的重要推动力量就是大数据。大数据不仅成为新的能源力,能带来数字革命,更能把人类带入数字文明时代。他认为,人类要驾驶大数据,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需要从“应用场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部署。
语言是教育交流的工具,也是建设教育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北京大学孔江平教授的“中华民族语言共同体与教育强国”的专题发言,基于分析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构成,在北京大学多年语言研究功底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字共同体大数据模型与实时监测系统。这不仅丰富了教育强国的内涵,也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语言文字方面的基石。
教育强国建设也离不开政策供给和保障。清华大学张楠教授从政策信息学与政策智能的异同分析入手,典例性地介绍了政策智能的若干应用场景,并着重构建了基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数据监控框架,为政策制订的科学性、政策供给的有效性和政策实施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5.29”重要讲话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是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南开大学蒋殿春教授认为,要破解本科教学激励困境和不同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差异巨大两个难题,建议采用“线上共享+线下学分贯通”的制度设计,推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助力教育强国的实现。
建设教育强国也是需要教育治理水平的提升,而合理有效推进教育舆情是重要的抓手。中国传媒大学黄浩程教授认为,教育舆情不是简单负面的概念,而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他认为探究社会规律的成因不取决于个体的想法或意图,而应该从个体所嵌入的社会结构中去发现规律。面对教育舆情要回归教育本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数据表征和算法来分析事件-群体-立场之间的关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桑标教授认为,教育强国建设亟待数据驱动下的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提升,大数据支撑教育决策的本质与核心是要有大数据思维、收集和整合数据以及推进研究范式转换,但大数据本身存在不完整性、难以获取、不具代表性等局限。为此,他提出六方面的建议,包括以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大国教育治理的智能化、聚焦决策应用场景加强数据深度应用、加强教育大数据标准化建设、提高教育决策主体的数据素养、建立教育大数据共享融合机制、培养教育大数据复合型人才等。
五个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
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
实验室的研究主要涵盖四个子领域,分别是:基于语言文化融合和认知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中华虚拟发音人研究、古人类声道演化研究、语言障碍的评估与干预研究。实验室成果发布期刊和平台:《语言学论丛》:中文系学术期刊;《中国语音学报》:中国语音学会集刊;Himalayan Linguistics;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中国语音乐律预印本平台。以及网络平台建设:中国有声文化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北京儿童阅读障碍自动检测系统(正在建设中)。
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
实验室的功能定位是:建设基于数据融合、大数据技术与工具的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基于数据密集研究范式下的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面向经济社会重大场景应用和需求的治理仿真平台;建设面向国家治理亟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验平台。目前设置了6个主题实验室,分别是:智能决策与数字治理主题实验室、计算政治学与数字政府主题实验室、计算法学与法治创新主题实验室、数字经济与经济大数据主题实验室、计算传播学与智能媒体主题实验室、计算社会学与数字社会主题实验室。旨在建成代表国家水平的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舆情实验室
实验室成立以来,秉承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于国家重要部门。实验室自主研发小白杨舆情监测系统、开源情报信息系统等平台,以人工智能支撑国家安全情报体系和能力建设,结合大语言模型,打造国内领先的开源情报国际舆情监测体系。同时团队打造的互联网信息学科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网络舆情专业硕士是国内高校第一批开设专业;开设课程《数据可视化传播与应用》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创造性应用“技术+科技+实践”的培养方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可视化技术”优化报告的数据分析和展示,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实战能力。
南开大学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实验室依托南开大学经济学、统计学和工商管理等优势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验室通过经济实验,提供新的视角和实验数据、通过经济数据,借助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和软件手段,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高端智库和咨询服务基地。目前实验室架构分为:高性能数据计算中心、行为博弈实验室、南开史密斯实验室、统计与数据科学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区域经济应用实验室。
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
实验室秉持以服务支撑国家“双一流”建设为根本使命,重点打造“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与成效分析、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以及面向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源信息分析和计算方法研究三个方向,构建“一体两翼多专题”研究格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桑标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教授为实验室管委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教授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河南省教育厅、上海市教委、国防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以及在沪高校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代表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