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大MBA|以行践学强本领 交流研讨促成长 ——记2021级MBA“移动课堂”西安行

来源:中航大 | 作者:安然 | 责任编辑:安然
2024.01.5 10:28 | 浏览量:79
以行践学强本领 交流研讨促成长
 
11月6-8日,中国民航大学2021级25位同学相聚古城西安,在MBA教育中心张明凤副主任、李丰芮老师的组织下,2021级MBA西安移动课堂走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长安航空等单位,在实践中了解西北民航的发展,学习“一带一路”民航发展特色,博采同业之长。
 
1
移动课堂第一站: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为了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用情用力惠民便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航空出行的新期待、新需求,近年来,西北民航率先推出了“首乘服务”,其中,西安机场“首乘暖易行”首乘服务品牌成为全国民航推广首乘服务的优秀案例。为了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用情用力惠民便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航空出行的新期待、新需求,近年来,西北民航率先推出了“首乘服务”,其中,西安机场“首乘暖易行”首乘服务品牌成为全国民航推广首乘服务的优秀案例。
11月6日上午,2021级MBA西安移动课堂走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机场工作人员的温馨服务和解说下,同学们沉浸式体验了一回机场内的“首乘服务”的便捷和温情,深刻认识到首乘相关延伸服务的重要性,更学习了西安机场安检站创新推出的“三专”、“两延伸”、“一拓展”的“三二一”升级版首乘服务。贴心的服务和简明易懂的宣传方式,有效满足了广大首次乘机旅客的航空出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航空市场恢复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群的出行意愿,可以说,首乘服务的“小举动”,蕴含着民航真情服务的“大温情”。真情服务之外,西安机场作为面向“一带一路”的门户枢纽,也凭借其高效、智能的运行管理模式,为五湖四海往来旅客提供高质量的航空服务。
 
在西安机场联合运行控制中心,学员们认真听取了机场运行指挥的各项流程,了解了联合运行控制中心作为西安机场运行管理中枢,通过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措施完善,建立起了与各区域管理单位、应急保障单位、协同支持单位的处置机制,做好各种天气下的航班保障和旅客服务工作。学员们针对飞机调度、除冰雪保障、气象信息等具体工作流程与运控中心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和互动。
 
2
移动课堂第二站: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1月6日下午,MBA2021级学员抵达西安阎良,来到移动课堂第二站——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经国家授权的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国家级鉴定试飞机构,是国家级的飞行试验技术研究机构,同时也是国家“飞机适航认可实验室”。值得一提的是,万众瞩目的C919飞机的自然结冰审定试飞,也正是在陕西阎良开始的。
在飞行试验研究院,刘岁波讲解员带领学员们参观了“歼五”、“歼十一”、“轰六”、“运八”、“空警2000”等十多架飞机,并为学员们一一介绍了每一架飞机的主要结构、性能、特点及其在试飞历史上的功勋故事等。同时,讲解员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飞行试验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和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以及我国飞机建造的发展及试飞工作的危险性与艰难性。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为历代航空试飞人矢志不渝,不畏险阻的航空精神而感动。他们的功勋故事激励着我辈民航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青春韶华,以高度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弘扬航空报国精神。
 
3
移动课堂第三站:
长安航空有限公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1月7日,2021级MBA师生一行来到长安航空开展为期半天的移动课堂。长安航空有限公司维修副总裁张炜热情地接待了“2021级MBA移动课堂”师生一行。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长安航空的AOC,随后与长安航空地面服务部、客舱服务部、运行标准管理部展开了深度交流。座谈会上,长安航空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党员业务核心团队”建设及党建促安全工作、长安航空首乘无忧服务2.0以及“汉风唐韵”乘务精品示范组服务亮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学员们就首乘旅客服务流程、服务创新及产品延伸开发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互动。MBA学员通过活动不断学习经验、交流心得,探讨行业服务创新,也从多个角度了解和学习同行业的优秀管理经验,持续夯实理论基础并学以致用,努力践行中国民航大学MBA中心“立足民航、致能致用”的培养理念。
 
长安航空公司>>>
 
调研交流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交流学习不仅使他们对长安航空公司的经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深刻感受到了公司鲜明的经营特色和服务理念,对自己所从事的民航岗位工作也有很大启发,更能体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迭代与创新。
 
 
为期三天的移动课堂转眼就结束了,在这三天里,学员们通过深入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场感,同时又与各民航单位的多个核心部门进行深度沟通与交流,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此次移动课堂既为思想充“电”,更给行动加“油”。学员们一致表示,干货满满、收获颇丰,一定要把学习成果带回去、用起来。
 
 
 

浙大MBA“数实融合”,谢小云指出AI时代下商学教育变革方向

当前,蓬勃发展的AI技术正加速引发各行各业的颠覆性变革,教育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兴起后,海外领先的商学院普遍正在尝试将AI技术运用于商学教育创新中。
 
但这种做法目前仍存在争议,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AI技术可能带来更多伦理与监管问题。那么从MBA教育的视角,我们该如何看待AI技术?怎样把握AI技术与MBA教育的交互创新,才能推动MBA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不是被AI技术反噬?
 
12月1日,在ChatGPT诞生一周年之际,第六届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小云教授应邀出席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MBA教指委”)、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新人工智能时代的MBA教育”研讨会时,结合广泛调研与思考,发表了题为“AI时代数实融合驱动的MBA教育变革”的主题演讲。
 
 
他指出,商学教育是为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这意味着数智时代下MBA教育变革关注“数实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国内知名院校与企业负责人齐聚,
共探新人工智能时代的MBA教育
 
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0余所MBA培养院校的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分管院长、教学中心主任、信息化部门主管及相关知名企业负责人等齐聚,共探“MBA教育在新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挑战、机遇及未来发展方向”。
 
会上,全国MB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白重恩,全国MBA教指委委员兼秘书长、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斌,就管理教育在新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发展分别致辞。
 
 
围绕“AI时代数实融合驱动的MBA教育变革” “AI应用给商学教育的挑战” “数智时代的管理教育” “AI时代的管理学院未来”,全国MBA教指委委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小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尹海涛教授,全国MBA教指委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科技商学院执行院长、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叶强,全国MBA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谢小云:AI时代数实融合驱动的MBA教育变革
 
演讲中,谢小云教授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与对国内外商学院的深入调研,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数实融合”发展新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未来商学教育中我们必须要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迎接未来人机协同与人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已势在必行。作为商学教育者,我们要做的不是将AI技术拒之门外,而是思考如何运用AI技术的增强效应,同时应对AI技术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伦理道德与监管问题。
 
 
结合全球顶尖商学院对AI技术的运用情况汇总分析,谢小云教授表示,尽管AI大模型可以大大赋能MBA教育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数智时代下我们要把所有MBA改成Msc-BA(商务数据分析硕士)。商务数据分析可以作为MBA教育的“底座”,提升经营管理人才的数智思维和领导力训练。在他看来,回归国家重点产业场景、面向数实融合的学科交叉,才是数智时代下未来商学教育的战略变革方向。
 
“因为数字技术回到实体经济中所带来的变革,才是真正革命性的。而中国MBA教育自诞生以来始终坚定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其历史使命决定了新人工智能时代下的MBA教育未来需要考虑从两个维度走,一个是数智化,一个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之需。这两大维度的结合切入点,便是面向数实融合的新商学教育。”
 
 
基于对国内外商学院AI技术运用情况的相关访谈,谢小云教授就数智时代MBA教育未来变革方向分享了具体建议:一个是将商业分析和机器学习课程作为MBA教育数智素养必修课;二是加强人工智能在数实融合产业中应用场景案例的建设;三是模拟商业环境与相关数据,建立公用基础计算平台;四是不要离开实体经济谈未来,MBA教育必须要服务国家需求,培养学生AI技术嵌入产业前沿的能力。
 
他表示,近年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正是沿着这一方向进行探索,如建立数智创新与管理交叉学科、开设数实融合的产业应用创新课程等。
 
演讲最后,谢小云教授呼吁全体商学教育工作者:“在当前数智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定去拥抱AI技术、迎接商学教育变革,同时要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将‘AI技术应用’和‘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否则,我们的商学教育会成为一种‘失去灵魂的卓越’。”
 
 
站在AI科技蓬勃发展与商学教育变革的十字路口,他希望大家可以携手推动数智时代“数实融合”驱动的MBA教育变革。
 
他强调,无论时代如何演变,服务国家战略始终是中国现代商学教育四十余年来的重要使命。商学教育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来看,科技创新跟成功的商业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繁荣的核心基础。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作为中国商学教育发展路上的开拓者,未来将基于过去多年来在“数实融合”MBA教育变革上的创新探索,深化数智创新与管理交叉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数智时代下的MBA教育教学体系,以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智创新与管理素养教育、面向重大产业需求的“数实融合”,携手国内各大商学院共推商学教育持续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服务国家战略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长江商学院MBA「自信」的终极来源

比尔·盖茨曾言:成功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有足够的自信来克服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长路有险夷,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时,自信是非常关键的力量。如何构筑我们的自信?
 
长江商学院刘劲教授在最新文章中表示,自信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外部世界和内部自我的认知信任。提高自信力,除了提升基本面的能力,还需要保持思维的弹性,增强对风险的把控感,通过冒“可控的风险”得以实现。
作者 | 刘劲
来源 | 《经济观察报》
 
 
自信是一种力量,我们可以把它叫“自信力”。
 
如果我们想把事情做好,自信非常重要。不自信会带来两个问题:
 
一是我们因为不敢尝试而失去很多机会;
 
二是我们即使去试了,在做事情的时候由于充满了自我怀疑,就无法集中精力、避免干扰,最后就很难达到最佳状态。
 
运动员踢足球,最好进门的机会是踢点球,但如果不自信,连梅西这样的球王都能把球踢飞。
 
阿里巴巴的彭蕾回忆在阿里创业初期,马云出去融资三十四次,都被拒绝了。但他回来说他回绝了三十四个想投钱给阿里的投资人,骗了团队,为的就是给团队带来自信。试想如果团队知道这么多次尝试都是失败的,阿里的十八罗汉会不会少上几个?
 
三国时的诸葛亮唱空城计,可以一个人把司马懿吓得掉头就跑,是怎样的自信?宋朝的岳飞初出茅庐,带兵打仗,可以八百破十万,又是怎样的自信?
 
现在看来,这些自信度确实过于爆棚,因此大概率并不真实,应该是属于文学里的虚构。但足以看得出后来的人们认为自信力在竞争中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
 
自信之所以关键是因为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为了应对不确定性,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套思维体系,用来处理信息、做出判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自信就是认知中的这些确定性。自信可以是关于自己的认知,也可以是关于世界的认知。
 
马云能三十四次被拒绝而不放弃,一是认定了互联网、电商是未来,这是对世界的判断;二是认定阿里的十八罗汉是能在互联网浪潮中胜出的团队,这是对自己的判断。
 
是不是认知中的所有确定性都是自信?其实不然。除了自信之外,认知中的确定性还可以是固执的表现。
 
那么,如何来区分固执和自信?显然,固执是负面的特点、是缺点,自信是正面的特点、是优点。固执是对某种认知无条件的偏执,自信是基于实践的对自己认知体系的信任。
 
环境改变了,条件改变了,对于固执的人,认知会保持不变;但对自信的人,这种变化会带来认知的重新调整。所以固执是一种非理性行为,而自信是理性的、科学的,是对自己绝对和相对能力的深度信任。
 
也由于这些原因,固执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常会带来挫折和失败;自信能让人发挥巅峰水平,长期能带来更多的顺利和成功。
 
自信是理性的,而理性思维有两个基础:
 
一是逻辑的正确性;
 
二是理论和数据的一致性(实证的正确性)。
 
自信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固执可以是因为认知中没有逻辑性,也可以是没有实证的正确性,甚至是两者同时或缺。
 
现代心理学的大量实验发现,人的理性是有边界的,是有限的理性,有很多非理性的侧面,因此多一个“固执”的非理性行为不足为奇。
 
固执和人脑思维的弹性有很大关系。思维弹性低的人,一旦形成认知就认死理,很难做出调整。因此这些人的成长经历至关重要,如果在认知形成的关键期受到某些思想的深刻影响,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无法改变。
 
思维弹性高的人,会对新思维、新模式充满好奇感,经常性地把实践经验与这些思维和模式进行对比、比较,因此会持续性地产生认知的突破和调整,从而达到动态的理性。
 
要获得自信力其实并不容易。人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充分准备,把工作做细,做到家。厉兵秣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这种提高基本面的方式肯定是最重要的:梅西能当球王最重要的主动因素是球技高、身体好、训练刻苦;马云能创业成功的内部因素有战略、执行、团队、文化等一系列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的东西。
 
除了把基本面做好之外,心理上的调整同样重要,而且事半功倍。在心理上,我们要做到的事情是克服对自己持续的自我怀疑,但同时又不能走极端,进入固执。
 
尽量地靠近理性是我们获得自信力的必经之路,但理性地应对不确定性有很大的难度。
 
一方面,如果我们过度谨慎,在任何时候都远离风险,我们就无法获得对一定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因此只要风险出现,就立即失去自信。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过度激进,冒过大的风险,当现实中某些极端负面的事情发生时,给我们造成重大的经济、肉体或精神上的损失,我们往往会承受不了,进而完全抛开理性,选择让自己舒服的一套思维模式。
 
比如有人会找个宗教,把自信外包给一个虚无缥缈的神;有的人会找到一个人,把自信外包给这个人,让他来帮助自己做所有的决定;有的人会找到一个组织,把自信托付给这个组织……当一个人完全失去自信时,要么什么判断都做不出,要么会轻易接受没有逻辑或者实证支持的判断。
 
所以要获得自信力,我们就需要学会冒“可控的风险”。“可控”不是指没有,因此我们不会失去机会,可以在锻炼中提高。“可控”也意味着风险如果给我们造成现实中的损失,这些损失应该在我们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在我们经历了一系列抵御风险的精神压力,承受了一系列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失败,我们的精神自然会强大起来,自然会产生更大的自信。尼采说“杀不死我的让我更强大”,就是这个道理。
 
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对风险的把控感,而提高把控感的核心的方法是在实践中使用保守主义,用以提高成功的概率。
 
这种保守主义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有意调低自己对自己绝对能力和相对能力的估计。低估一些自己的绝对能力,在我们做事时就会更加谨慎,因此受到失败和负面冲击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虽然这种做法会损失一些机会,但可以保持基于理性的自信。飞机要能飞,一个发动机、一套电子系统就可以,然而一旦出事就机毁人亡。所以我们得安装两个发动机、两套电子系统,一套坏了还可以用另一套。这样我们驾驶飞机的时候才能自信。
 
在跟竞争对手的竞争中,低估自己的相对能力,或者高估竞争对手的相对能力,都可以增强自信。这种有意识地对自己相对能力的低估,可以让自己避免没有把握的竞争。比如和敌人打仗,敌强我弱的情况自不必说,肯定需要保存实力,伺机而动;
 
保守主义还可以避免敌我能力相当时没有把握的竞争。只有在我方有很大优势时,才加入战斗,这样当然会信心爆棚,胜多败少。
 
低估自己能增强做事和竞争中的自信,是理性的;高估自己带来的效果是相反的,是盲目自信,是判断失误。
 
把自己的能力应该低估多少才合适?这要看事情的重要性,自信力的作用有多大。如果事情很重要,人命关天,不能有任何差错,我们低估的程度就应该很大,用以保持“安全边际”,以做到万无一失。
 
如果事情不是很重要,自信力的作用不是很大,我们低估的程度就可以很小,尽量做到无偏差的估算。
 
保守主义的另一个方法是降低自己对结果的期望值。人们做事在心理中的成功程度实际并非纯粹由结果决定,结果越好越成功;而是由结果和期望值之差决定。
 
有了好的结果,如果期望值更高,可能反倒感觉是失败的;有了不怎么样的结果,如果期望值很低,感觉就是成功的。所以,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风险就越大,我们就会越不自信。反之,做事时,如果我们能调低期望值,我们成功的概率就更大,成功的幅度也会更大,因此我们自然就会更自信。由于更自信,我们就能发挥出巅峰状态,因此也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成果。
 
梅西踢球,过人如麻,踢任意球出神入化,可以绕过人墙、避开守门员,从二三十米外踢到一个半米见方的狭小空间进门。但踢点球时,离得那么近、没有人墙、空隙那么大,却常常会踢飞或被扑出。为什么?是期望值在作怪。任意球很难,进球的期望值很低,因此踢的时候就没有压力,技术越好进球的概率越大。
 
踢点球时,如果梅西认为太简单必须百分之百地踢进,等待他的就只会是失败,因为总有踢不进的可能。在这种压力下,即使球王也会感到不自信,人就会犹豫,动作就会变形,反倒更容易被守门员防守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球员,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反倒可以达到很高的命中率。
 
再试想当年的马云,如果他对获得融资的期望值是一共见十个投资人,那他很早就会放弃。但他如果期望值是见一百个、两百个,被三十四个投资人拒绝就不是件要命的事。他仍然可以信心十足地坚持下去。
 
不难看出,如果我们顺着这个逻辑一直推导下去,把期望值放到零,我们就可以做到最大的自信,获得最好的结果。
 
古人早就说做事要“为而不争”,因为努力但不追求,是成事的重要心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专栏连载 | 冠亚解读巴菲特第25期:纪念查理·芒格

2023年11月28日,伯克希尔副董事长、巴菲特的“黄金搭档”——芒格在美国加州一家医院安详辞世,享年99岁。巴菲特在声明中说:“如果没有芒格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芒格身上有很多伟大的品质,虽然他已经辞世,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犀利如芒格。芒格说话,从来都是心直口快,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他说:“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我们每个人认识的世界,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出发的。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只有掌握“多元思维模型”,才能不偏不倚地去看待和评价万事万物。
 
睿智如芒格。芒格说话,从来都是简短有力,却又直击本质。
 
他说:“觅得佳偶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唯一的最佳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当你依靠投资赚了很多钱的时候,家人自然就会心甘情愿地让你打理财富;当你自身足够上进、足够优秀的时候,气质相近的仰慕者自然会纷沓而至;当你数十年如一日信守承诺、从无失信记录的时候,朋友们自然会信任你的人品。
 
虚怀如芒格。
 
他说:“妒忌真的是一种愚蠢的罪行,因为它是仅有的一种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乐趣的罪行。”比如说,你已经相当富裕,而别人的财富增长速度比你更快,那又怎么样?总是会有人的财富增长速度比你更快,这并不可悲。
 
正是因为芒格始终保持着“虚怀若谷”的心态,所以他才能摒弃狭隘的“自我”,心平气和地欣赏和祝福他人。芒格对中国的崛起就一直怀有极大的善意。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以及在很多公开场合,芒格多次盛赞中国近40年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是“令人惊叹”的。
 
冠亚解读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2023年5月你还要再去一次奥马哈呢?”我每次都回答说:“我可以等,但芒格已经到了这个岁数,他还能等么?巴芒同台的机会,见一次就少一次。”不远万里去奥马哈参加2023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是我今年做过的最正确的决策。
 
在我看来,芒格不仅仅是卓越的“投资理论家”,还是典型的“道德模范家”。芒格的道德水准,一直远远高于法律法规所设置的底线。按照道德的标准去行事,就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芒格身上,我学到了投资和做人上的双重“安全边际”。斯人已逝,风范永存。
 
 
 

走进人大MBA课堂 | 《中国古典诗歌审美传统》

徐楠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诗学
课程回顾
本学期,徐楠老师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MBA同学带来精彩的人文素养课程《中国古典诗歌审美传统》。
 
古典诗词凝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与当代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课程以古诗词中常见的审美意象为讲述对象,以感性鉴赏《古诗十九首》为主要内容,深入探讨了古诗词的审美特点和鉴赏方法。课程激发了同学们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学习了如何自主分析、鉴赏古诗词。
 
《古诗十九首》摒弃了“武林正道”的束缚,以它那纯真、质朴的“原生态”滋味扑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徐楠老师以“文学VS文艺”的审美性为切入点,通过四次精彩的课程,引领同学们深入领略了古典诗歌那深邃的情感以及独特的文学美感。
 
《古诗十九首》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道德伦理的关注和追求。这些诗歌描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劳作到节日欢庆,从爱情喜悦到离别痛苦,从生死无奈到对未来期待,其中蕴含的道德伦理观念,如尊重长辈、珍视友情、敬畏生命等,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古诗十九首》以其真挚而深沉的感情打动人心。诗人们将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融入诗歌之中,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青青河畔草》则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妇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忠诚。
 
《古诗十九首》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诗人们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细腻的心理描写等手法,将生活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世界。比如《行行重行行》则以长路漫漫、山水迢迢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牵挂和祝福。
 
 
最重要的是,徐楠老师以“一生二,二生四”的哲学理念为线索,将《古诗十九首》的每一首诗都看作是这一生成规律的体现。他指出,每一首诗都源自于一个基本的情感或主题,而这种情感或主题又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和象征来表达的。通过对这些形象和象征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能够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更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在徐楠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不仅领略老师对《古诗十九首》的深入解读,更感受到了他对这些诗歌的热爱和尊重。他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去解读这些诗歌,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和背诵。这种开放式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古诗十九首》的魅力,同时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学习《古诗十九首》的过程,不仅是一次对古代文化的探索,更是一次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度思考。徐楠老师的授课风格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让大家在享受文学之美的同时,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在徐楠老师的引导下,所有同学不仅能敞开心扉去体会古人”爱之执着”、“思之真切“、”为之存粹”、“梦之共有”,更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学习体会
2022级P3班
王宇
《死亡诗社》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以为它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当我们穿越千年的时空,在诗歌里找到一个与我们心灵相通的普通人的时候,那个刹那的连接和共鸣,就会成为永恒。中国古典诗歌没有正史的辞严义正,没有小说的光怪陆离,却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它把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和他们的情感,定格在历史中。虽然很多诗人的名字,已经随着时间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但是他们细腻的情感,却让这些诗歌隽永悠长、熠熠生辉。原来我们大可不必那么完美,原来我们以为睿智有为的人也会被俗世所困扰,原来有喜怒哀乐才能活得淋漓尽致,原来我们自以为无处安放的灵魂却并不孤独……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以诗为镜,可以慰风尘。来《中国古典诗歌审美传统》的课堂寻找你的桃花源吧,相信你的精神将获得安慰和喜乐!
 
2022级P6班
张弛
这学期《中国古典诗歌审美传统》课程以《古诗十九首》为主线,坦然直陈了生命的几个基本主题——情爱、功利、生死等。《古诗十九首》因其未被“经学化”解读,没有政教的束缚和道德的规范,能够直陈人情之常,因而展露出了一种真实纯粹的美感。徐老师在课上讲到了古人对于情感的热烈,对知音的渴求,对功利的看法,甚至如何看待生死,都是生而为人最真实的生命体验。比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切都没有安定之感,那么人又该如何安顿自己?当今人读到这些诗句时,感慨的同时也许就获得了安慰:凡人皆有之困境,亘古不变,又何况千年之后的区区一个“我”呢。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用了王夫之的一段话来讲人类共有之情:幼年时的王夫之曾跟他的兄长在祠堂里怀念先人,他的兄长一边念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边泪流满面。那个场景对王夫之震撼很大,明明是一句思妇诗,他的兄长却在怀念先人,因而他得出了一句文论——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听到这段时我不禁潸然泪下,人类共有之情何止不限于文体题材,其意能通万里之外,其情又何限于古今呢!
 
虽然是诗词课,但徐老师为我们所讲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文学领域,还包含了很多历史和哲学的思考。比如叔本华所说“人生被意欲所推动”,就如钟摆,一边是意欲不能实现的苦闷,另一边则是意欲实现后的无聊;而“天才”则可以从意欲中超脱而出,不落于钟摆两端。徐老师谈到,“哲学的传统可以被打破,但哲学能推动人去解蔽、对思维和实践加以反省,从而获得活着的意义”。
 
短暂的课程结束了,但徐老师在课程中带给我们的生命体验却会延续下去。诗词只是一种载体,把属于个人的情感和意志开显于外,让人与人之间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交汇,而美好的情感和生命的体验终究是诉说不尽的,譬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
 
2023级P3班
王智鑫
怀着圆梦自己文科生小梦想的激动心情,MBA第一学期就选择了徐楠老师的《中国古典诗词传统与审美》。第一节课后,忽然感悟,本门课程不仅能带给我们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历史、人文、鉴赏,更能带给我们关于哲学、逻辑学、乃至人性本身更深处的思考。
 
课程带我们追溯古人感怀的那一刻,由古人的感发洞见当时的古人和现在的自己。徐楠老师表示,“以目的性很强的初衷写东西不一定能写好,对生活麻木一定不能写出来好东西”。课程中,我们聆听了娓娓道来的“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的温暖友情,又体会到了“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的真诚的、有滋味的纯素,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领其情。诗歌里也蕴含着哲学,徐楠老师谈到,“哲学推动解蔽,在经验可操作的范围内,把可判定的思维上的、实践上的弊端清除出去,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才获得活着的意义”。
 
 
 

中南大学商学院王宗润院长率队赴深圳走访校友企业

商学院深圳校友企业走访
 
为积极推进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不断推进商学院校友工作,11月19—20日,我院王宗润院长率队一行11人前往深圳部分商学院校友企业走访。
 
深圳市世纪海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1月20日上午,王宗润院长来到深圳市世纪海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海翔集团”)。世纪海翔集团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业务涵盖实体投资、资本运作、股权投资、财富管理、现代物流及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资产总额已近百亿。座谈会上,世纪海翔集团董事长、商学院校友顾京对王院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王院长首先介绍了学院新届领导班子及教学科研情况,并对顾京董事长在学院新大楼建设中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诚挚感谢。王院长详细介绍了世纪海翔集团捐赠的商学院江湾楼世纪海翔厅的建设使用情况,并为顾京董事长颁发“中国商学院校友组织卓越领导奖”牌匾。随后,双方就世纪海翔奖学金颁奖事宜进行深入交流。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王宗润院长率队到达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蝶软件”)走访。金蝶软件始创于1993年,总部位于深圳,是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通过30年发展已为世界范围内超过743万家企业、政府等组织提供管理软件及云服务,是中国最大的企业云服务厂商。座谈会上,金蝶集团执行副总裁、商学院校友赵燕锡及团队热烈欢迎王院长一行来访,并对金蝶软件在现有品牌及产品架构、自主研发进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详细介绍。王院长对校友企业取得的行业成就表示赞赏,希望未来双方能有较好的合作切入点深化产教融合。随后双方在人才供给、实习基地设立、行业研究院建设等方面展开探讨交流。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20日下午,王宗润院长走访了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商学院校友邓建对王院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情况和未来重点规划。王院长介绍了商学院的最新变化,随后双方就设立奖学金事宜深入洽谈,并就细节达成初步意向。
 
深圳市杰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在深期间,王宗润院长还带队走访了深圳市杰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杰讯互联”)。杰讯互联是一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要基地、服务范围辐射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企事业单位、金融、保险行业客户提供互联网、人力资源、大数据等一站式综合服务解决方案,2018年以来累计实现营收超过12亿元,连续三年实现营收100%增长。座谈会上,公司总经理周泓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业务范围、团队规模等情况。王院长首先对杰讯互联近5年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赞赏,并在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经营风险预估、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给予建议,同时提出开展大数据模块搭建、构建产学研合作等设想。
 
深圳市微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深最后一站,王院长走访了深圳市微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企业专注于足球人工智能、团队运动人工智能、鞋品智能化等方面的研究,公司董事长、商学院校友李有春表示,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目前已有自主研发人球感知芯片、AI足球鞋、足球机器人等专利和产品。王院长非常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并在现场参观及体验了公司的科技产品。
 
学校国内合作处、冶金与环境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与校友事务办、专业学位中心、EMBA项目等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有关活动。商学院将持续推进校友工作,深化校企合作,努力构建共赢模式,搭建实践育人工作长效新机制。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FMBA 12月8日|走进数字支付龙头“汇付天下”预约席位

 
 
 

中国海洋大学MBA2024年春季毕业学位论文预答辩(第一批)圆满举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023年12月2日,
中国海洋大学MBA
2024年春季毕业学位论文预答辩(第一批)
于海大崂山校区管理学院楼圆满举行
 
 
 
本次论文预答辩分为4个组同时进行,由来自管理学院的老师们组成本次预答辩专家组,共有85名学员参加。
 
预答辩伊始,各组答辩助手传达了本次预答辩要求,并简要介绍了各组专家、预答辩细则和流程。
 
 
 
 
本次答辩会采取线下PPT演示的形式,每位学员在限时20分钟内,通过讲解陈述、PPT演示等形式,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论文结构、论文结论与建议、创新点及存在不足等方面进行毕业论文陈述,全面展示自己的所学所想。
 
答辩小组专家们专业、中肯地对同学们的学位论文进行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学员们也对专家们提出的问题及时作答,并记录好论文结构及内容的后续改善与优化建议,使在场研究生受益匪浅。
 
 
 
 
 
 

《重庆日报》刊发重理工MBA导师邱冬阳教授文章《深刻把握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2月4日,《重庆日报》刊发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邱冬阳教授文章《深刻把握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以下是文章全文内容
 
深刻把握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邱冬阳 谭姝颖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发展目标,是研判当前时代发展作出的精准战略定位。我国完成了金融体系“从小到大”的量变,但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况。新征程上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任务是艰巨的。从内部看,金融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匹配度差距;从外部看,与发达国家金融影响力差距大于经济实力差距。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在“重要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紧迫性”的要求。因此,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动力源”价值、“航向标”意义和“人民性”底色。
 
  把握金融本质原理探究金融强大路径,聚焦“大而不强”现状塑发展新貌。金融强国的“动力源”价值为金融自身强。金融业发展需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一是重视“金融效率原则”,兼顾金融强国建设的量与质。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加强金融机构治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运用“最适宜金融结构理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适宜金融结构需适应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禀赋结构、生产结构等特征而不断调整。新发展阶段,我国积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并致力于高端科技领域的突破发展。当下金融供给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尚未达到最适宜均衡。大企业资本投入高、融资规模大,科技创新型企业风险高和资金使用期限长。金融结构调整要坚持以扩大直接融资为目标,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三是把握“金融开放理论”,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放开关键业务的经营资质,以竞争促发展;推动金融基础设施领域开放,以保证金融业持续开放;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开放,以拓宽金融业边界;推动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双向开放;推动规则制度型开放,以保障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金融开放的重大使命,推动自贸区建设成为金融开放的新高地。
 
  洞察时空对比启示开辟金融强国阵地,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提升国际影响力。金融强国的“航向标”意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金融强国建设可从国际对比中厘清思路,以“后发者优势”激发金融发展潜力。一是优化结构建立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总量和结构的科学分析可知,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需注重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发展多元化、市场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金融中介结构,进一步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体系,优化金融市场结构,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和国际合作,优化金融产品结构。二是对标国际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清算体系、法治环境、会计制度、信用体系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高效运行的坚实保障。要在金融科技的助推下,加快完善和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促进金融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需行稳致远,逐步扩大国际市场接受度,在国际治理问题上掌握主动权。三是聚焦全球着力提升中国金融话语权。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可有效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合作和交流,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实现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与定价影响力的双向飞跃。
 
  总结发展经验指导实践路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提出金融利民方针。金融强国的“人民性”底色为人民富庶经济强大。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的独特优势,在历史进程中坚定方向,并在新时代实践中继续丰富。一是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保障金融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经济飞跃过程中发展成效显著,验证了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逻辑。金融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经济良性循环的恢复与加速成为推动金融总量扩大和金融服务方式变革、推动我国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的内在动力。二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和宗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五大金融内涵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对金融体系运转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有效发挥各机构、各市场的力量,综合运用股权、债权等多种手段,以金融活水润泽五大领域。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保驾护航。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发展中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合力推进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事业稳健前行体现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智慧;直面当前金融监管领域薄弱点,是胸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是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压舱石”。
 
 
 

清华五道口征文通知 | 2024中国金融学术年会

 
2024中国金融学术年会
征文通知
2024年7月6日-7日
 
为适应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要求,积极推动金融研究与国际交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合发起举办中国金融学术年会(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Conference,CFRC),打造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高端学术会议。年会旨在为国内外金融学界、业界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开放平台,鼓励对中国金融问题的深度研究和探讨,推动最新研究成果尽快应用于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推进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和金融创新。
 
2024中国金融学术年会将于2024年7月6日至7月7日在北京举行。
 
论文选题
 
征文范围包括有关中国问题的金融各领域学术论文。年会采用标准国际会议模式,交流语言为英文和中文。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
 
主旨演讲
 
魏尚进,哥伦比亚大学
 
最佳论文奖
 
最佳资产定价论文奖(2000美元/篇)
最佳公司金融论文奖(2000美元/篇)
最佳行为金融论文奖(2000美元/篇)
中国金融学术研究网(CFRN)青年学者最佳论文奖(1000美元/篇)
 
论文提交
 
欢迎论文作者于2024年2月29日前,通过以下链接注册并提交完整论文(会议仅接受PDF格式文件):
http://editorialexpress.com/conference/CFRC2024/。
 
同时您可以将论文上传至中国金融学术研究网(https://www.cfrn.com.cn/)供公开交流学习。
 
提交的论文将由国际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并计划于2024年4月底通知作者。
 
会议主办方将为线下参会的各分会议主席,及会议接受论文的宣读人(1名/篇)和评论人(1名/篇)提供不超过3天的酒店住宿。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cfrc@pbcsf.tsinghua.edu.cn
 
会议网站
 
http://cfrc.pbcsf.tsinghua.edu.cn
 
论文评审委员会主席
 
田 轩,清华大学
张晓燕,清华大学
 
论文评审委员
 
Hengjie Ai,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安 砾,清华大学
Jinhui Bai,华盛顿州立大学
Turan G. Bali,乔治城大学
Brad M. Barber,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
Geert Bekaert ,哥伦比亚大学
Jan Bena,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Charles Cao,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陈华锋,复旦大学
陈 卓,清华大学
Ing-Haw Cheng,多伦多大学
Jaewon Choi,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Yongqiang Chu,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
Amil Dasgupta,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Jens Dick-Nielsen,哥本哈根商学院
Winston Wei Dou,宾夕法尼亚大学
Vyacheslav (Slava) Fos,波士顿学院
高 皓,清华大学
Pengjie Gao,圣母大学
Bing Han ,多伦多大学
Jie (Jack) He,佐治亚大学
何 平,清华大学
Robert J. Hodrick,哥伦比亚大学
胡 杏,清华大学
Jing Huang,德州农工大学
Zhengyang Jiang,西北大学
Lawrence J. Jin,康奈尔大学
鞠建东,清华大学
Peter Kelly,圣母大学
李志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刘碧波,清华大学
刘 悦,清华大学
刘晓蕾,北京大学
Tong Liu,麻省理工学院
刘 行,清华大学
刘玉珍,北京大学
Roger K. Loh,新加坡管理大学
Juan M. Londono,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Dong Lou,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Christian Lundblad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
Massimo Massa,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William L. Megginson,俄克拉荷马大学
David Tat-Chee Ng,康奈尔大学
Boris Nikolov,洛桑大学
Veronika Krepely Pool,范德堡大学
Wenlan Qian,新加坡国立大学
Gideon Saar,康奈尔大学
Ivan Shaliastovich,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Mila Getmansky Sherman,麻省理工学院
施 展,清华大学
Stephan Siegel,华盛顿大学
Yang Song,华盛顿大学
孙 谦,复旦大学
Andrea Vedolin,波士顿大学
王 浩,清华大学
王 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王正位,清华大学
Kairong Xiao,哥伦比亚大学
Dacheng Xiu,芝加哥大学
Chenzi Xu,斯坦福大学
Guo Xu,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Jiajie Xu,爱荷华大学
Hongjun Yan,德保罗大学
Liyan Yang,多伦多大学
Baozhong Yang,乔治亚州立大学
Ming Yang,伦敦大学学院
Hanyi (Livia) Yi,波士顿学院
余剑峰,清华大学
于晓筠,上海交通大学
Yue Yuan,伦敦大学学院
张福栋,清华大学
Hong Zhang,新加坡管理大学
张 际,清华大学
张伟强,清华大学
张学勇,中央财经大学
Lu Zhang,俄亥俄州立大学
周 臻,清华大学
 
 
CALL FOR PAPERS
2024 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CONFERENCE
July 6-7, 2024
 
To promote China-related financial research globally, Tsinghua University PBC School of Finance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National Institute of Financial Research co-organize the Annual 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Conference (CFRC). CFRC provides a high-quality academic exchange platform, where finance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worldwide can share their in-depth research on important finance issues in China and exchange ideas on new developments in finance research,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reforming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and encouraging financial innovations in China.
 
The 2024 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Conference (CFRC 2024) will be held from July 6 to July 7, 2024 in Beijing, China.
 
TOPICS
 
Academic papers studying China related topics, from all areas of finance, are welcome. The conference follows the format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s. We have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sessions.
 
ORGANIZERS
 
Tsinghua University PBC School of Fi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 National Institute of Financial Research
 
KEYNOTE SPEAKER
 
Shang-Jin Wei, Columbia University
 
BEST PAPER AWARDS
 
Asset Pricing Best Paper Award (US$2000 each) Corporate Finance Best Paper Award (US$2000 each)
Behavioral Finance Best Paper Award (US$2000 each) 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Network (CFRN) Young Scholar Best Paper Award (US$1000 each)
 
PAPER SUBMISSION
 
Authors are invited to submit completed papers in electronic format (PDF files only) at
http://editorialexpress.com/conference/CFRC2024/.
 
Authors have the option to upload papers to the 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Network (CFRN, https://www.cfrn.com.cn/)
for public dissemination.
 
Paper submission deadline: February 29, 2024
 
Papers will be selected by the Program Committee consisting of a panel of international scholars. The submitting authors are expected to be notified of the Program Committee’s decision by the end of April 2024.
 
For each accepted paper, the conference will cover up to 3 days of accommodation for one author and the discussant. The same applies to all session chairs.
 
For further queries, please contact cfrc@pbcsf.tsinghua.edu.cn.
 
CONFERENCE WEBSITE
 
http://cfrc.pbcsf.tsinghua.edu.cn
 
PROGRAM CHAIRS
 
Xuan Tian, Tsinghua University
Xiaoyan Zha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S
 
Hengjie A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Li An, Tsinghua University
Jinhui Bai,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Turan G. Bali, Georgetown University
Brad M. Barb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Geert Bekaert , Columbia University
Jan Ben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harles Cao,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Huafeng Chen, Fudan University
Zhuo Chen, Tsinghua University
Ing-Haw Cheng, University of Toronto
Jaewon Choi,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Yongqiang Chu,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Amil Dasgupta,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Jens Dick-Nielsen,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Winston Wei Dou,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Vyacheslav (Slava) Fos , Boston College
Hao Gao, Tsinghua University
Pengjie Gao, Notre Dame University
Bing Han, University of Toronto
Jie (Jack) 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ing He, Tsinghua University
Robert J. Hodrick, Columbia University
Grace Xing Hu, Tsinghua University
Jing Huang, Texas A&M University
Zhengyang Jiang,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rence J. Jin, Cornell University
Jiandong Ju, Tsinghua University
Peter Kelly, Notre Dame University
Zhisheng Li,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Bibo Liu, Tsinghua University
Clark Liu, Tsinghua University
Laura Xiaolei Liu, Peking University
Tong Liu,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ng Liu, Tsinghua University
Yu-Jane Liu, Peking University
Roger K. Loh,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Juan M. Londono, Federal Reserve Board
Dong Lou,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Christian Lundblad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Massimo Massa, INSEAD
William L. Meggins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David Tat-Chee Ng, Cornell University
Boris Nikolov, University of Lausanne
Veronika Krepely Pool, Vanderbilt University
Wenlan Qi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Gideon Saar, Cornell University
Ivan Shaliastovich,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Mila Getmansky Sherma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 Shi, Tsinghua University
Stephan Siege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Yang Song,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ian Sun , Fudan University
Andrea Vedolin, Boston University
Hao Wang, Tsinghua University
Jian Wa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Zhengwei Wang, Tsinghua University
Kairong Xiao, Columbia University
Dacheng Xiu,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enzi Xu, Stanford University
Guo X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Jiajie Xu, University of Iowa
Hongjun Yan, DePaul University
Liyan Yang, University of Toronto
Baozhong Yang,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Ming Ya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anyi (Livia) Yi, Boston College
Jianfeng Yu, Tsinghua University
Xiaoyun Yu,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Yue Yua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Fudong Zhang, Tsinghua University
Hong Zhang,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Ji Zhang, Tsinghua University
Weiqiang Zhang, Tsinghua University
Xueyong Zhang,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u Zhang, Ohio State University
Zhen Zhou, Tsinghua University
Please click “Read More” at the bottom of this page to visit the Conference Website.
 
 
 

12.7

复旦MBA张京华:用“芯”捕捉每一个癌细胞 | Hey!科创人·“青干”特辑

每一次技术浪潮都是创业者的良机
当科技创业者站上时代的浪尖
科创管理教育将成为他们弄潮的风帆
 
在复旦MBA科创青干营
同学们带着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而来
在导师们的引领下求索答案
 
#Hey!科创人系列推出
“青干”特辑
 
一起来看
他们的成长故事
 
科创是一个长周期行为,要耐得住寂寞。
 
 
张京华
2021级复旦MBA学生
复旦MBA科创青干营首期学员
无锡泰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期分享学员
 
 
深耕跨国企业“按部就班”一路晋升,还是放弃“安稳”直面创业挑战?
 
对张京华来说,做决定并不困难。
 
从华东理工大学药物制剂专业毕业作为管理培训生进入美国强生公司后,张京华一直在医疗器械行业工作。飞速成长的同时,他日渐感到在企业的“条条框框”之下,“对自己的成长速度要求和公司的职场发展节奏并不匹配。”
 
“我的性格就是不喜欢墨守成规,不喜欢没有挑战的生活。”在一个职位“做满两年才能讨论升职”的外企职场,张京华无法满足于沿着 “可预期的未来”匀速前进。
 
于是,创业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在创业过程中,我有无限的想象空间。”2016年,张京华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几年后,随着公司业务步入稳定阶段,他再次萌生了拓展新方向的念头。
 
这一次,张京华选择来到复旦管院成为MBA学生,又在次年入选MBA科创青干营,成为首期学员。“想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但下一步路该怎么走,我觉得是时候需要系统性的理论指引了。”
 
拓宽战略视野,学会给企业“把脉”
 
在进入青干营学习之前,张京华说自己对于“科创”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当时,医疗器械整个行业都处在模仿阶段。很多企业在钻研实现进口品牌的国产替代,完全原创的新产品并不算多。”张京华说,“身处当时的大环境,我对科创也缺乏足够的认知。”
 
“那时候我常说,不知道自己欠缺什么,但我知道自己肯定缺。”苦恼于如何扩张公司业务版图的同时,张京华在MBA的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困惑。“MBA的课程量很大。学了这么多课要如何融会贯通,课与课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怎样串联为整体,一度让我感到迷茫。”
 
进入青干营后,张京华发现自己找到了“开窍”的思路。“让我印象很深的是钱世政老师、李绪红老师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并不是单讲这门课的知识点,而是用‘由面到点’的方式将知识糅合起来。例如钱老师讲财务策略,李老师讲人力资源战略之前,他们都会先讲公司战略。”
 
 
“所有职能部门的战略都应该为匹配公司战略而制定,我以前可能没有从更全局的角度去考虑,会觉得财务问题就是财务问题,人力问题就是人力问题。”张京华说,“原本的管理方法更像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在学会了给公司全身‘把脉’,变得更善于找到引发问题的根源所在,而不是只看表象。”
 
企业深度参访也是青干营里重要的学习方式。前往信达生物、百济神州两家企业参访之前,张京华一直认为这两家是作为抗癌创新药领域头部竞品存在的“同类企业”。但在实际参访过程中,他发现原来这两家公司因为整体战略不同,所以选择路径也大相径庭,从业务战略到财务战略都有鲜明差异。“无论课堂学习还是参访,都带给我很深的感触,帮助我拓宽了自己的战略视野,大幅提升了顶层设计能力。”
 
更早、更少、更准,用“微技术”帮助更多人
 
2022年,就在参与青干营学习的同时,张京华还干了件大事——将事业重心转移到了无锡。在那里,他创办了一家新公司泰讯生物,主要研发、生产医学检测用的微流控芯片和微球。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的全过程。因为具有液体流动可控、消耗试样和试剂极少、分析速度成十倍上百倍提高等特点,微流控芯片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极为广泛,目前已经发展成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多学科交叉汇集的崭新研究领域。
 
“我们团队研发的微流控芯片和微球主要用于癌症的早期筛查。”张京华表示,传统的医学诊断对于癌症的判断主要依靠影像学,但影像学方法必须要积累足够的癌细胞后才会在影像上有所表现。而一旦癌细胞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续不仅会使治愈率相对变低,治疗成本也会增加。“如果能较早发现,尽早干预,病人在治疗效果和延长生存期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改善。”
 
 
使用微流控芯片方法来检测,即使在十几亿个细胞里只有一个癌细胞,也可以捕捉到。”张京华介绍,微流控芯片和微球搭配使用,检测时需要在微球上添加抗体,让抗体与血液中的抗原结合。“微流控芯片像一条非常非常窄的通路,每次只能让单个细胞通过。我们可以将抗原看作磁铁,癌细胞就相当于铁。当单个细胞在微流控芯片里流动时,我们在其中几个位置放上添加抗体的微球,癌细胞经过时就会被抗体‘吸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精细捕捉到每一个癌细胞。”
 
此外,使用微流控芯片检测法时,所需的采血量相比普通检测也会大幅减少。“例如,原来做检测需要10毫升血液,现在可能只要1毫升,甚至只需要采集指尖血。”张京华说,“用测血糖的采血强度就可以做很多疾病的检测。“
 
除了癌症早筛,张京华团队也在探索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其他疾病诊疗中的价值。“例如临床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顽固性感染,到底是哪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无法确定感染源的话我们就无法对症用药。我们需要一种快速、低成本的确认感染源的检测方法,未来在这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大胆想象市场空间,严谨选择细分赛道
 
医疗行业历经千年历史,一直被称为“古老的朝阳行业”。分析行业前景时,张京华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医疗条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这个角度来说,医疗行业将始终充满潜力与活力,也随时充满挑战。“新疾病的治疗方法、发病原理的探究等等,技术的发展总会伴随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找出答案。”
 
“从长远前景来看,技术一旦有了新突破,应用市场将非常大。就像今年有RNA科学家拿到了诺贝尔奖,RNA是一种新型通用技术,不仅仅用于新冠疫苗,它的应用场景可以有无限想象空间。”张京华表示,“这个市场一旦爆发,可能会达到万亿、甚至十万亿级规模,而你不可能在这样巨大的市场中吃掉所有的‘蛋糕’,只能选择一条非常细分的赛道,这条细分赛道的选择取决于结合自身背景的严谨的综合分析。”
 
在张京华看来,创业是对人性的挑战,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坎”,有时候也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企业参访的过程中,张京华见到了许多优秀的科创前辈,大家共同的坚守和勇气也给了他更多坚定前行的信心。
 
科创是一个长周期行为,要耐得住寂寞。”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创业,科技创业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研发周期可能需要20年、30年甚至更久。“本来我想要创业一年实现盈亏平衡,三年获得盈利,但实际上可能要七八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张京华说,“有时候也会质疑自己是不是哪个地方做得不对,但在大量参访科创企业时发现,这其实是科创领域普遍存在的规律,从一开始就应该做好预期管理。”
 
 
 
青干营学员之间的交流也给了张京华许多启发。即使同属于“科创大赛道”,同学们其实都在完全不同的细分赛道上各自奔跑。“跨赛道的交流会碰撞出很多新想法。这两年大家普遍感觉缺少机会,我也曾经有过同感,后来发现科创的世界里机会其实特别多。大量新的基础技术出现,会带来应用层面的快速发展。”
 
“参加青干营之前觉得找不到方向,现在正好相反。” 张京华感慨地说,“我要做的不再是找方向,而是有那么多可选择的方向,我应该如何取舍,如何判断哪一条才是更适合我的路。”
 
目前,张京华在企业发展布局上实行短期业务和中长期业务“两线并行”,通过开拓短期现金流业务来为中长期业务做铺垫。“我们的研发周期非常漫长,过程中包括技术验证、药监局注册、市场准入等很多问题,这也是业内所有企业都要面临的。医疗行业不是‘挣快钱’,需要大家慢工出细活。”
 
“没有英雄的时代,只有时代的英雄,我们要学会顺势而为。”在青干营二期开营仪式上,张京华作为首期学员代表在发言中分享道,“用青干营里学到的知识去优化公司管理,调整公司策略,我个人非常大的体会,这确确实实能够提高我们创业的胜率。”
 
 
 

【讲座预告】“法大MBA实践讲堂” 第十二讲 《困境小微企业的投资机遇与高管责任》

工商管理硕士前沿讲座
讲座主题
《困境小微企业的投资机遇与高管责任》
 
主讲嘉宾
程若苗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债务重组与破产部部门主任
 
讲座时间
12月8日(周五) 晚18:30
 
讲座地点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综0103教室
 
嘉宾简介
 
 
程若苗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债务重组与破产部部门主任
北京市破产法学会理事
北京市比较法协会理事
北京市债法委员会会员
北京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员
INSOL INTERNATIONAL MEMBER
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破产清算与并购重组业务研究会副秘书长
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业务创新与发展委委员
鹰潭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程主任从业多年,具有丰富的企业债务重组经验,曾担任多家大型企业的重整管理人,包括上市公司重整管理人、世界500强企业重整管理人(23家企业合并重整,关联企业重整,多业重整),并为多家大型央企、国企就清理所出资企业提供专项意见。
 
讲座内容
 
01.困境小微企业的现实案例
02.困境小微企业的典型特征
03.困境小微企业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04.困境小微企业的投资方式创新
05.从投后监管与退出看风险防范建议
06.高管责任风险防范
 
周五晚上敬请期待,不见不散!!!
 
 
 

川大MBA官微品牌热度跻身全国第七,连续五年排位西部榜首!

12月2日,中国MBA教育网发布“2023年度中国商学院MBA微信品牌热度榜单”,通过分析中国商学院MBA官方微信公众号在2023年1月1日0时至2023年10月31日24时期间发布的文章总数、阅读总数、在看总数、头条阅读数及平均阅读数等多项数据,计算出微信传播热度指数(即WCI),四川大学商学院MBA微信公众号跻身全国第七,与去年相比排名上升一位,连续五年排位西部榜首。
 
 
1
 
详细版总榜
 
2
 
“品牌关注度”分榜
 
3
 
“文章含金量”分榜
 
4
 
“十大热文”分榜
 
四川大学商学院MBA微信公众号于2015年开始运营,其用户总数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一路走来,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继续以高效率、高质量为轴心,紧跟商科发展势态,为广大在校生与校友持续高品质输出,讲好川大商学故事、传播川大商学品牌!
 
 
 

清华五道口丨2023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

 
12月8日-10日,2023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CTRG)年会即将召开,本次会议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敬请期待!
 
扫码收看直播
 
 
 
 
 
 

中国海洋大学MBA导师风采丨姜忠辉

 
姜忠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创新创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市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创业城市建设专家导师(首批)。目前指导企业管理专业的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及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所指导的学生获2007年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个人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主讲研究生和MBA课程:《现代企业理论》、《战略管理专题》、 《管理经济学》、《创业与创新管理》等。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和省部级项目5项,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著作3部,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管理科学》、《运筹与管理》、《商业研究》、《江汉论坛》、《软科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a Marketing》等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次,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3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优秀奖各1次。
 
导师寄语: 尽心尽力,无愧无悔。
 
 
 
 

活动报名 | 新能源新机遇主题论坛暨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香港-深圳)模式项目宣讲会

12月9日,香港大学经管学院联合澳洲会计师公会和普华永道,在广州举办“新能源·新机遇主题论坛暨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香港-深圳)模式宣讲会活动”,诚邀对新能源领域感兴趣或有报读MBA项目意向的伙伴们前来参加,场地座席有限,欢迎尽早报名!
 
 
 
 

湖南大学MBA12月9日讲座报名 | 生成式人工智能下的商业决策

2022年末,ChatGPT发布并迅速风靡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新的风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此背景下,对商业决策会有哪些影响?
企业管理者又将如何应对?
 
2023年12月9日(周六)09:00-12:00,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EDP中心联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心、政企服务中心特邀丁文璿教授为大家带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下的商业决策》讲座,欢迎报名。
 
活动详情
讲座主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下的商业决策
讲座时间:12月9日(周六)09:00-12:00
主讲嘉宾:丁文璿 教授
主办单位: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EDP中心
主办单位: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工商管理学院政企服务中心
 
主讲嘉宾介绍
丁文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里昂商学院科学委员会成员,人工智能与商业分析教授,全球商业智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亚欧商学院特聘教授,人工智能与创新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智能工程创新项目学术主任。
 
 
报名方式
 
名额有限,报满即止,请尽快扫码报名。
如有疑问请联系周婧老师0731-88822216。
 
 
长按上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预告|华南理工大学MBA30周年系列活动之知行论坛(第三期):功能性肽与主动健康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22年,该学科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美国US News食品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一(2022,2023);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所主要支撑的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0.18‰。
 
本期知行论坛,将邀请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赵谋明教授,与你共同探讨功能性肽与主动健康的前沿话题。
 
01 论坛主题
功能性肽与主动健康
02 论坛时间
2023年12月16日(星期六)
18:30-20:30
03 论坛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12号楼107室
04 面向群体
MBA/MPAcc/MEM在读生及校友
05 主讲嘉宾
 
 
赵谋明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广东省食品绿色加工与营养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特医食品及生物活性肽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添加剂分会及传统酿造食品分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蛋白质生物催化转化及发酵食品代谢调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0余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省专利金奖各1项,主编和参编著作、教材6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60余篇,H指数为70,进入国际农业科学家ESI排名前1%,连续十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
 
06 活动报名
扫码进入小程序报名
 
 
-在读生小程序-
 
 
-校友小程序-
 
 
 
 

【叁拾启新 | 同济MBA讲座回顾】餐饮行业的生死之地与存亡之道

 
11月29日,以“餐饮科技行业的生死之地与存亡之道”为主题的第八期“科创小讲堂”成功举办。作为一名创业二十余年的老兵和多所高校、企业的创业导师、科创教练,星功场创始人徐子建老师不仅亲自上阵,还特别邀请到他的两位好朋友——餐饮行业两位资深创业者,分别是元朵(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敏华和泰勒瓦、SITE TASTE & FOOD、衡美今天的创始人蔡晓涛,分享他们各自的创业经历和感悟,帮助我们洞悉餐饮行业的现状和未来。本次小讲堂由徐子建老师和同济科技园叶青共同主持。
 
“科创小讲堂”第八讲现场
 
Part1
第八期的「八问八答」
 
访谈环节,徐子建和叶青通过问答的方式和两位嘉宾展开深度互动,线上线下的观众对餐饮行业的变迁和发展都有了全新理解,对创业也有了新的认知。
 
叶青
 
蔡晓涛
 
唐敏华
 
徐子建
 
01
首先请两位创业者用经典的“保安三问”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唐敏华:到今年,我从业30年,创业有20年,其中10年外企,10年做供应链,10年在餐饮。新公司我打算用科技的手段实现元宇宙的智慧,所以未来打算去探索元宇宙领域。
蔡晓涛:2003年开始我创建了自己的进出口公司,2007年先是做葡萄酒零售商,2014年转变成餐饮,一直到现在。不论是否成功,10年我都是一直在学习,而且打算在创业路上一直走下去。未来也将在创业路上一直走下去。
 
02
2023年收官只剩最后一个月,回望疫情放开后的第一年,如果用一个关键词给2023做总结,你们会选择什么词?为什么?
 
蔡晓涛:关键词——“蛰伏”
今年我们像春天一样露头,结果被一棒打了下去。所以我们要“收拾”我们自己的野心和雄心,同时也不能放弃,慢慢等待机会,一旦等到合适的机会再把自己的野心和才智释放出来,所以我觉得首先就是要耐心地等,但不是被动地等,要主动地等它。
 
唐敏华:关键词——“调理”
我基本上横跨几个方面,包括餐饮、供应链和食品工业,从相关行业来看的话,我觉得前几年我们走得太快,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压力。经过三年疫情,我们又把自己停顿了一下,所以我的想法是只要还想顺利跑下去,应该要及时调理一下自己。
 
子建有话说: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所以创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心态就是要积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和挑战,最重要还是要调理好自己的心态。
 
03
今年以来消费增速明显放缓,无论线下还是线上都是如此。但在我们观察,好像唯有很多餐厅门口还大排长龙。譬如,我蛮喜欢的一家面馆,叫“沪西老弄堂”,每次去都是乌泱乌泱的队伍,每天中午能卖出1000碗以上的面条。大众眼里,餐饮是一个可以抵御周期且门槛较低的创业方向。不知道你们对这样的看法怎样理解?
 
唐敏华:在抵御周期方面,虽然这两年我们放缓了我们的步伐,但是整体的总量一直是在上行。我认为不管在经济上行还是下行的时候,别人好餐饮好,别人不好,餐饮也好,所以餐饮始终是最好的一个行当。提到门槛,餐饮入门门槛是很低的,但是如果你想变成细分品类的头部,你想变成万家店千家店百家店,这个时候你需要会运用很多的知识,少一门都不行,你要懂市场,又要懂品牌,还要接地气、懂宏观,这些知识都很重要。
蔡晓涛:我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什么都不懂的,完全是靠自学,然后自己去创作,之后形成了我们自己的门店自有的菜系,自己的中央厨房,这个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并不是任何人可以去轻而易举去做的,你挣个小钱可能是容易的,但是你想让它持续发展是不容易的。所以需要我们主动去学习这些知识,然后去思考,没有捷径可言。
 
04
经过刚刚的分享,餐饮实际是一个“看着容易,实际很难”的行业。而且伴随数智时代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可能餐饮行业也不能例外。你们认为未来3-5年的餐饮行业,科技会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在你们的企业中已经有哪些新技术与新科技的应用?
 
唐敏华:主题——“预制菜绝非黑科技”
 
人类的进步一直离不开科技,技术一直在帮助我们前进。提到餐饮中的技术,中国人一直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追求自然养生和原始,所以我们要比别的种族更加排斥偏技术的添加剂、二次加工等。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食品工业还是预制菜都是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
 
其实预制菜几千年就存在,只是预制多久的问题。比如今天的宴会有很多桌菜要准备,肯定不会是现做,那么它算不算预制菜呢?现在的预制菜只不过是经过冷冻,经过冷冻以后它保质期会更长,至于冷冻的技术是否成熟,是否会影响它的美味,国家是有专门的标准去规范化的。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有人不遵守法规,可能源于他们知识的缺乏,也可能是源于管理问题,但是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问题否定整个行业。
 
至于我们能否抛开所谓的高科技和预制菜,去享受天然美味?当然可以,我们离村子近一点,农家菜现煮现杀现熬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社会进步越快,我们花在饮食上的时间就越少,所以技术应该能帮我们更加方便,更加便捷地在现代化社会享用美食,享受饮食。
 
至于消费者比较关注的预制菜安全问题,我的思考有三点,第一,完善法律和监管;第二,在一定时间里提高就业人员的从业水平;第三,让消费者有选择权,淘汰一些不良商家。
 
子建有话说:
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预制菜问题,预制菜不等同于黑科技,在美味、健康、便利性和价格不可能兼得的今天,预制菜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一些餐饮从业者更快捷、更有效地提供餐食和服务,并迎合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在预制菜整个的产业链中,应该要做到依规合法地进行生产,对于违法商家进行严格执法,这样才可以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蔡晓涛:主题——“人工智能赋能餐饮营运”
 
作为企业运营者,我们必须要非常了解每天的营运,所以一开始我们都会用自建的数据库来去做这个事情,比如我们的餐厅是以葡萄酒为主题,而整个店面我们常年共有485款葡萄酒,那么如何向客人去推荐?如果我们每培训一个服务员,都需要花至少一年的时间,才可以培养出一个对葡萄酒有所感觉的人,这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的。
 
但我们看到了最近几年最大的科技风口,也就是人工智能、人机对话,是不是可以用ChatGPT的方式,培训出我们的智能菜单。那么客人来选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与我们的智能菜单的交互来选择适合他的产品。这样对我们来说,从用人的成本、营运效率上会有很大地提高。
 
子建有话说:
一个绵延了数千年的传统行业的从业者,现在也在每天考虑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为自己的行业进行赋能。怎么样更好地去服务消费者,怎么样更好地提高整个运营的效率,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05
作为一名企业服务者,每天既要跟园区很多创业者打交道,也要跟我们不少MBA、EMBA的职业经理人同学交流。我发现今年大家对“创业”的观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既好奇又担心。两位都是在创业路上打拼超20年、经历过好几轮周期的老法师,今天我也特别想要听听两位老师对创业是怎么理解的?
 
蔡晓涛:“创业是一种企业形式,可以带来新的想法,但同时也百死一生。”
 
创业我觉得它是一种企业形式,我们今天需要有国营经济、国有经济、私营经济,而创业是什么?创业就是我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情,因此来说创业更多的是可能会产生更好的创新模型,今天世界上非常牛的公司其实都是自己创业创出来的。但创业同时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他的名字就叫做百死一生。因此我觉得要想好要不要这么做,想好了要做的话,就请坚持下去,不要因为失败就轻易终止,也不要因为其他的因素而放弃这条路。
 
唐敏华: “创业就是创建自己的理想城堡,在哪并不重要,重点的是能代表大家的梦想。”
 
所有的梦想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创业是建造自己心目当中的理想城堡,这个城堡是在我家还是他家不重要,无论是在国企、民企,还是自己做老板,只要能够创立自己的理想城堡,它就叫创业。因为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在每一片江湖要构筑自己的城堡都是非常难的。但是如果你的梦想是大家的梦想的时候,创业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子建有话说:
创业真的是百死一生,但是如果你的梦想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然后让大家一起加入到你的梦想当中,这个创业的道路才能走得越来越远。没有人的创业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它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有周期也有低谷期
 
06
感谢两位老师真诚但又深刻的分享,应该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同学带来很多的启发。没有人的创业之路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创业低谷期,其实是最考验创业者的时候。我这边了解到,蔡总2014年从酒的生意拓展到餐厅,开始也遭遇不小的打击,后来花了30万请专家咨询,结果一句话把你点醒了,然后很快就打开了局面。是否能给我们详细讲一讲。您在创业低谷的时候考虑过放弃吗?后来又是什么原因让你重新振作,坚持下来了呢?
 
蔡晓涛:“你必须依靠自己,而不是别人。自力更生和掌握话语权非常重要。”
 
我自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大的梦想,只是想要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我们团队从1999年开始经营,当时中国的进出口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每天都是黄金时期,赚钱非常容易。然而,我们担心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在2007年尝试了葡萄酒业务。但没有人能永远辉煌,随时可能面临低谷。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继续前行。2015年,我们已经从事葡萄酒业务8年,店铺处于平稳状态。那时,一位朋友兼连锁餐饮专家问我还打算继续吗,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如果不认真对待,就是在玩而已。于是我们开始制定规划,2015年才有了KPI,从0到1进行数据分析,并采取一系列企业必备的做法。
 
通过不断改进和学习,我们逐步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们花钱学习,但更重要的是内部学习。我们思考并建立了独特的管理体系、定价体系以及员工薪酬体系。每个月,我们的员工能够看到并实现我们在营业额中所占的份额。
 
通过这样的发展,我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我非常认可唐总说的,在追求新机会时,永远不要忘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为自力更生比抓住销售机会更重要。我通过这个经历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必须依靠自己,而不是别人。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奠定了后来最核心的技术。即使再投资300万开设餐厅,也无法达到今天的成就。可以说,我通过30万学到了一件事:自力更生和掌握话语权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07
听了两位资深创业者的分享,大家都能感到创业之路就是一场永不停歇、不进则退的游戏。当下流量为王的时代,所有厂商都被迫加入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且又日新月异的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众多品牌开始不断推陈出新,出爆款、推爆品。唐总作为众多餐饮爆款幕后的推手,特别想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您对开发新品的理解以及大致流程?打造一个爆款产品需要有哪些条件?
 
唐敏华:“餐饮创业是将内心的热爱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用高品质的美食满足消费者的五官体验。”
 
餐饮产品和创业者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内心的热爱,一是市场需求。对我而言,菜品源自我对美食的热情,我渴望与众人分享这份喜悦。因此,我开设了一家店铺,构建起一个品牌,意欲让全球品尝这独特口味。另一种方法更加务实,需要熟谙市场与消费者,通过数据分析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以预测他们的需求。我们会选择全球各地的美食,在把握概念和趋势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这是一个复杂而费力的过程。每个产品都会引起极端的喜爱或憎恶,展现出独特的个性。此外,还有一种产品,难以评判好坏,却每天被人们需求。在推出菜品时,我们经历了对概念、口味和成本等环节的严格测试,耗费了大量心血。
 
对于厨师培训,我们教导他们运用五官品味菜品。视觉是首要感知,因此菜品要具有美感;听觉体验则包括服务员端菜、出锅和泼油的声音;嗅觉是在品尝之前嗅到的芬芳香气;最后,口腔舌头只是最后一步,还得留心食物的温度。五官俱佳,方能烹饪佳肴。
 
08
感谢两位企业家把自己20多年来创业一线的真知灼见毫无保留地跟我们在场以及在线的观众进行分享,我们听得特别过瘾。在对话最后,也到了我们这档对话节目的一个特色环节:面对当前这样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巨变时代,请两位创业路上的老兵给那些年轻创业者送一个创业锦囊?
 
唐敏华:创业是建造自己的理想城堡,不以赚钱为目的,不以捞取民生为目的,只是要建筑自己的城堡。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有些人会看创业者很辛苦很艰难,但是很多创业者们内心是很快乐,每个创业都会有跌宕起伏的,所以我还是告诉大家不要害怕不要恐惧。放弃?还是不放弃?只要放掉恐惧就不会轻易放弃了。
蔡晓涛:我送大家12个字,砥砺前行,谋定后动,坚韧不拔。只要你确定了一个方向就一直走下去,什么都不要畏惧。
 
Part 2
互动环节
 
 
现场观众就两位企业家各自在创业过程中的故事进行提问,有关于想要跨领域创业的、也有餐饮小白想要加入餐饮行业的,更有提出养生话题的小伙伴们。两位企业家也都非常务实地解答了现场观众的困惑,让他们了解餐饮行业部分的坑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现场互动提问)
 
Part 3
小讲堂大道理
 
今天两位特邀嘉宾给我们分享了许多在创业路上的忠告和建议,正如《左传》所云“前贤所道尤著,后学宜思不忘”,让我们来回顾以下本次小讲堂的“金句名言吧”!
 
要做蝉,在蛰伏中等待,在等待中破土而出,一鸣惊人!
 
每走一段路,抬抬头,看看前进的方向;每走一段路,回回头,看看曾经的模样,学会调整,才能不断变强。
创业是苦旅,有孤独却没有捷径。
 
放下恐惧就不会轻易退缩,自力更生才能长治久安。
 
 
 
 

武汉大学MBA活动预报名 | 百卅商科 薪火相传——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园跑

百卅商科 薪火相传
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园跑
 
活动宗旨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武汉大学MBA跑步协会下的“武汉大学珞珈勇士跑团”,我们即将启动130周年校园跑活动!
如果你也热爱跑步,喜欢在操场上挥洒汗水,那么不要犹豫,加入我们,一起追求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吧!
 
活动详情
 
招募对象: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12月07日23:59分
活动时间:12月9日6:30分
活动地点:武汉大学校园内
颁奖仪式:12月9日12:00分
颁奖会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门口
报名方式:通过二维码进行在线报名
 
扫码报名
 
赞助商招募
招商联系方式:
丁娇:18827087894(微信同号)
 
报名须知
 
  1. 报名时请提供真实姓名、学号及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2. 报名费用:免费!我们为每位参与者提供免费的意外伤害保险和相关福利。
  3. 请确保你能够积极参加我们的活动,并遵守团队纪律和规定。
 
活动流程
 
1.6:30 检录
2.6:40-6:50 院领导致辞
3.6:50-6:58 教练带领热身
4.7:00-8:30 校园跑
 
活动路线及分组
1.竞速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门口起跑。校内环道2圈10KM;
2.趣味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门口起跑。校内环道1圈5KM。
 
集体奖项
 
本次活动设趣味组设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0周年校园跑“最佳团队协作”奖项,获奖班级将获得奖杯一座。
1.以班级为单位报名5KM趣味组的同学不低于5人(至少一名异性);
2.凡班级报名参与5km且完赛的人数大于等于5人,则任意组别个人5KM成绩均计入班级排名,取班级成绩前三名的平均成绩排名,用时最少的班级将获得“最佳班级”奖项(女生计算减时后成绩)。
注:如班级完赛人数不足5人,则无参评集体奖项资格。
 
赛道规则
 
 
单圈5.5公里,共有4个CP点。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门口出发-珞珈山-912操场-万林博物馆-樱花大道-湖滨食堂-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门口
 
比赛规则
 
1.比赛设置竞速组10KM与趣味组5KM两个组别;
2.女生减时奖励:竞速组减时10min,趣味组减时5min;
3.关门时间:5KM趣味组关门时间50min,10KM竞速组关门时间90min;
4.CP点会有相机打卡,经查验未按要求经过CP点将会取消成绩,请务必遵守赛道规则,严禁超近道等行为。
 
奖项设置
 
竞速组 :
一等奖1个(凯乐石越野鞋)
二等奖2个(沙12战袍1套 速干衣+压缩裤)
三等奖3个(沙12定制压缩裤)
 
趣味组:
一等奖1个(沙12战袍1套 速干衣+压缩裤)
二等奖2个(沙12定制压缩裤)、
三等奖3个(沙12定制空顶帽)
 
最佳班级:奖杯一座
 
完赛奖励:130周年完赛纪念奖牌一枚
 
 
结语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热爱跑步、追求健康、渴望友谊和成长,那么不要犹豫,“武汉大学珞珈勇士跑团”将是你的不二之选!赶快行动起来吧!通过报名参加我们的校园跑活动,开启你与跑步的精彩旅程!
 
 

浙大MBA“师友经纶” | 蒋文华:竞争与合作--博弈论视角

 
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
 
“师友经纶”第9期活动,由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办,23级浙大MBA周末1班承办,本期活动邀请到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蒋文华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竞争与合作--博弈论视角”的精彩分享。
 
 
“师友经纶”是怎样的系列讲座?
ZJU-MBA
 
“师友经纶”系列讲座由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办、浙江大学MBA联合会协办,旨在提供一个轻松、愉悦、深度对话的平台,由浙大MBA班级提出并邀请心仪的老师、学者,与志同道合的学生们一起促膝长谈,碰撞思想,启迪智慧。
 
本期心愿导师 :蒋文华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内讲授博弈论课程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
 
ZJU-MBA
讲座回顾
 
讲座伊始,蒋老师举例介绍合作和竞争在不同情境下的关系,提到博弈论在英文定义中“Game”的概念,通过微信红包一系列的游戏互动,让同学在游戏中理解博弈。由此引出世上有两种博弈,一种以取胜为目的,即竞争博弈;另一种以共赢为目的,即合作博弈。更进一步强调:商业竞争不以消灭对手为目的;商业世界以保护失败者为原则。
 
 
竞争博弈
 
在竞争博弈中要想胜出,就应该领先一步,高人一筹。这是蒋老师通过“懦夫博弈”的多重举例告诉同学们的结论。同时也提到,在结果没有公布之前永远是胜负待定,因此竞争博弈,没有百分百能让人胜出的策略。此外,蒋老师通过罗列了竞争博弈的三大特点,引伸出博弈对孩子教育的好处:换位思考能培养情商;游戏输赢能提高逆商。
 
通过微信红包游戏的结果,蒋老师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竞争博弈的结果取决于实力加运气。同时提醒大家,赢的时候莫高估实力的作用,输的时候莫高估运气的作用。事实上,竞争博弈,必有胜负。因此,我们应该胜不骄,败不馁。蒋教授通过举例MBA奖学金调整的假设,引出“奖励要适度,过犹不及”以及“赢者通吃的行业,容易出现过度竞争”等相关结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同时,蒋老师通过课堂案例,提出在“存量绑架”的作用下,人们往往容易“目标偏移”。启示大家在经济下行的时代下,要学会“及时止损”。
 
合作博弈
 
蒋老师通过猎鹿模型,强调合作需要沟通和协调,但是沟通与协调的成本过高,合作很难成功。那么,如何在合作博弈中取得利益最大化?蒋教授总结了四点:
1、贡献越大、收益越大
2、机会越多、收益越大
3、沟通越易、收益越大
4、做事越稳、收益越大
 
 
侍卫和公主的故事也让同学们明白,在博弈中,如果你希望得到对方的信任,关键是让其相信,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延伸,让管理者的利益和被管理者的利益能够一致起来,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原则。从而得出共同的价值观是合作的基石。
 
现场反应热烈,同学们经过蒋老师接近两个小时的知识能量补充后,情绪高昂,纷纷踊跃提问,希望从更带切身感悟的角度与蒋教授进行交流。
 
 
博弈既可以是竞争,也可以是合作。
双赢是合作,单赢是竞争。
竞争博弈:领先一步,高人一筹。
合作博弈:共建愿景,共享利益。
竞争博弈:学会止损,过往不恋。
合作博弈:不争对错,只论利弊。
 
人生是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博弈的精髓不是通过阴谋诡计(或暴力)去战胜对方,而是建立起更好的游戏规则和合作关系,变有限游戏为无限游戏,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ZJU-MBAers有话说
 
首先感谢我们23级周末1班的小伙伴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师友经伦分享会,让我有机会和蒋文华老师“网友奔现”。认识蒋老师是在去年B站的博弈论课程上,当时我还没入学浙大,自己出于兴趣购买了蒋老师的博弈论线上课程,蒋老师在授课风格深入浅出,干货满满,带我初步入了博弈论的门。今晚两小时的线下分享,老师设计了很多互动环节,让大家有非常强的代入感,相信今晚每个参与分享的同学都能领悟到“博弈”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大家要善用“博弈思维”去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推荐有兴趣的小伙伴都去听下蒋老师的博弈论课程~
--23级 赵玉婷
 
感谢儒雅谦和、学识渊博的蒋老师,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一课!博弈论属于运筹学,蒋老师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对于课堂的参与热情高涨,也能感受到蒋老师备课的认真与用心。今晚,真正体会到了一堂课应该有的“三声”——课堂有笑声,课后有掌声,长远有回声。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久久地鼓掌,并非仅仅出于礼节,而是真心地感谢这精彩的一课。十余年前就听过蒋老师的课,今晚更是有幸感受了如此精彩纷呈的课堂,唯有感谢!
--19级 轩辕君静
 
蒋老师的课程精彩有趣,在蒋老师讲到“个人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观,但是组织要有相对统一的价值观”这一点深有感触,我们在工作中也会提到公司的价值观,但是并没有认真思考为什么要有价值观,通过蒋老师的课程就懂得了组织有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就比较容易沟通,也比较容易合作,这样在商业社会中才能共赢,组织的效率才能更高。同时在管理中,领导的利益要和下属的利益一致,也是非常触动我的,只有领导的利益和下属的利益一致,领导才会帮助下属去成长,去完成工作,从而提升整个组织的效率和能力。
--23级 李培浩
 
蒋老师的课程互动性好强,很有趣。我的启发有几点:1.止损永远是对的,控制风险。现实生活中,理性做出及时止损是不容易的决策,毕竟之前付出了时间或金钱成本,学会有一定敏觉性,有止损意识。2.人类社会演进方向,不断降低人与人沟通成本。联想到自己行业,如何降低沟通成本,视频号、公众号、线上线下相结合是方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擅长的点切入,多做尝试。3.老师课上的游戏可以和朋友一起玩,培养博弈论的思考方式。
--22级 刘青青
 
听了蒋老师的博弈论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博弈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蒋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有趣的课堂游戏互动,让我们意识到,博弈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其他人,而我们的决策应该考虑到这种相互影响,通过建立起更好的游戏规则和合作关系,实现最终的合作共赢!再次感谢蒋老师、感谢浙大MBA教育中心、联合会、学联、周末1班,加油!
--23级 黄政
 
蒋老师的博弈论课程实在是太精彩了!他深入浅出的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清晰易懂。他的授课方式独具一格,让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欢声笑语中深刻领悟到博弈的魅力,并学会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做出明智的决策。蒋老师言谈举止间充满了智慧与涵养,他对学术的热情和专注,造就了这门高级又接地气的课程,让人在课后仍回味无穷~ 同时,也感谢浙大MBA教育中心和联合会这样优秀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聆听如此精彩的分享。已经开始期待下一场师友经纶啦~
--23级 张敬懿
 
 
 

南京大学MBA企业参访 | 走进博西家电,领略极致创新

22B 企业参访
 
走进博西
 
2023年11月19日,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卜茂亮老师带领我们22B班的全体同学参访博西家电大中华区总部,深入了解BSH品牌发展历程、发展和运营战略,体验博西卓越的家居产品与解决方案。
 
01
参观BSH
 
博西家电旗下西门子家电品牌灵感体验中心
 
博西家电旗下博世家电品牌灵感体验中心
 
首先,我们分别参观了位于总部大楼一层的博世家电和西门子家电品牌灵感体验中心,在那里,同学们零距离体验了博西家电的各种科技和前沿产品及创新解决方案。
 
在参观的过程中,博西的员工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产品介绍,全面展示了博西家电产品的独特吸引力,生动演绎了品质卓越的家居生活方式。
 
02
分享交流
 
主持人介绍分享嘉宾
 
交流会现场
 
在分享环节,博西家用电器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曹云燕女士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博西集团的品牌发展历史,以及博西发展战略,组织及人才战略。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经理张乐天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博西运营战略及主要措施。
 
现场提问环节中,同学们也是纷纷就自己公司的发展及运营方面的困惑,同分享嘉宾积极探讨,并获得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03
活动总结
 
本次参访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本次参访,同学们对于博西集团的发展历程、组织及人才战略,运营战略等有了深入的了解。
 
博西家电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并始终致力于在华可持续发展,秉持德国工匠精神并不断加速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前瞻技术创新。我们也从这家老牌卓越企业身上学到了持续学习,极致创新的良好精神。
 
感谢博西集团和卜茂亮教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参访机会!
 
 
04
活动感悟
 
陈同学
充实而有趣的周末,听课、学习、参访,提升认知、开阔视野!
 
曹同学
愉快的周末,聆听大佬讲座,参访国际化企业。PS: 非常需要入手一款洗碗机!
 
徐同学
企业战略课之实地参访“博西集团”--坚定选择,其余交给时间去证明。
 
 
 

西安交通大学MBA【联合会】 思维风暴 | 创业大咖荟 圆桌派论坛

创业大咖荟圆桌派论坛
为了给西安交通大学MBA/EMBA在校同学及校友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学习平台,由西安交通大学MBA联合会创投部主办,西安交通大学MBA联合会秘书处协办,蔚来汽车赞助的《创业大咖荟圆桌派论坛第一期》于2023年12月1日晚,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完美收官。
 
特邀嘉宾发言
活动伊始,特邀嘉宾西安西交一八九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凯伦学长风趣地说:“12月1号是个好日子,121给人齐步走的感觉,最先创业的人在前面,后面创业的人紧跟着,慢慢地从‘起步’走来。”
 
接着他做了三点分享:第一点,作为交大人基因底色里面本身就有艰苦奋斗,创业其实就是艰苦奋斗的一个卓越表现。1956年我们的老教授们从上海整体搬迁到西安之后,他们参与设计建造了我们现在的每栋大楼,我们所看到的每一棵梧桐树都是他们亲手种植的。艰苦奋斗的基因写在我们的骨子里。创业路上如何开始起步的,如何获得一桶金的,这就相当于当年1956年的时候老教授们来到这里、种下第一棵梧桐树的时候。
 
第二点就是作为交大人应该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与担当。西安交大是西北第一、全国前10的高校,在这样的高校里面去学习、去生活、去进一步跟我们的师兄师姐们一起分享交流、去完善我们的人生的时候,我们是有底气的。所以作为一个交大人,希望大家能够有舍我其谁的这种勇气与担当。
 
最后一点,因为创业路非常艰难,除了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外,我们也应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格局和胸怀。创业的道路九死一生,在这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先驱先烈,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我们收获了,那么我们就无悔了。
 
活动背景及目的
随后,创投部李辉主席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创投部是西安交通大学MBA联合会6个部门之一。同时创投部下设有创投俱乐部,俱乐部成立初衷是为了加强MBA校友的沟通交流,资源互通,助力校友推进合作。目前,创投俱乐部的成员已达1300余名。饮水思源,砥砺前行,携手奋进,勇攀高峰。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希望达成以下目的:
1.分享成功创业经验:通过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同学,分享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经验、挑战和成功之道,为在校学生和年轻创业者提供宝贵的建议和启示。
2.搭建交流平台:让参与者有机会与成功创业的校友/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业历程和心得,同时也可以向其请教与寻求指导。
3.增强创业意识:通过活动让参与者更加了解创业的过程、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兴趣,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4.推动创新创业文化:通过此次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创新创业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同学对创业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
5.建立校友/同学间的联系网络,以便于在未来的日子里进行更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嘉宾介绍
01 学院特邀嘉宾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主任魏泽龙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赵文红教授(创业大赛课程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弋亚群教授。
 
02 特邀创业嘉宾
MBA大师创始人薛睿,陕西华特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旭,西安百进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进,西安飞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屈飞,陕西泉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超,以及陕西泰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蕾。
 
03 圆桌讨论特邀主持
文链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西交1896资本董事总经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周志卿博士;全国MBA创业大赛全国赛总冠军、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创投俱乐部理事王岩学姐。
 
 
圆桌讨论 part 1
关于“如何开始的创业,创业起步期的最大挑战以及如何掘到的第一桶金”,创业嘉宾薛睿、王旭及李进分别进行了分享。
 
MBA大师创始人薛睿老师分享了他的创业历程,MBA大师本身就是创业大赛的一个项目,作为逻辑学老师的他最初的想法就是想减少出差频率,把线下课程录制成视频放在APP里,而他的第一桶金就是苹果应用商店的68元付费下载。他强调,创业是一个要投入很多的事情,可能要放弃掉生活中90%的东西,因此对他而言创业最大的挑战,第一就是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因为短时间它可能不能给你带来满意的收入,就更别说第一桶金了;第二就是怎么样能够在最初的时候找到一群能够相信你、且能跟你一起去战斗的最初的团队
 
与薛睿老师的MBA大师的To C模式不同的,王旭的陕西华特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商业显示,销售出身的王总是通过深圳的调研,结合信息差赚取了第一桶金。对他而言创业难,是总感觉现金流不足。
 
紧随其后,西安百进联电子的李进则分享了三点他认为创业的挑战:首先是现金流,一开始就要想清楚,未来三个月的员工工资在哪;第二点是聚焦,因为市场很大,怎么做到清晰的定位,寻求突破,把所有最优势的资源集中在一个针尖上面,通过针尖去挑开这个市场。第三点是怎么去做好大客户再培训,通过大客户再做下沉市场
 
圆桌讨论 part 2
在讨论“创业后会遇到的始料未及的难题”时,各位创业嘉宾逐一分享了他们创业过程中黑天鹅或者灰犀牛事件。
 
首先在医美行业的屈飞,笑谈在他九年的创业经历中始料未及的难题比比皆是,没有哪个问题是预料好的。首先是缺钱,现金流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最初以为做到一个亿不缺钱,后来发现做到一个亿更缺钱了;其次是缺人,医美行业属于新行业,专业本身的人员供给不行。同时他认为创业过程中最缺的一个东西是自己对创业的认知,他分享到创业走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在三年内创业企业或者创业团队还在运转,发工资也没有问题,除非遇到大的困难,企业大概率不会倒,大家还是蛮有信心的,那第一阶段基本上也就过去了。
 
在新疆工作了五年的袁超则表示,创业不一定要辞职,在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创业。他举例说他在新疆那段经历做了很多他认为是在岗位上具有开创性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创业。袁总还分享了他对创业的认识,正如马斯克所说的“嚼着玻璃,凝视深渊”。他认为创业的难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钱,第二是人,第三是业务本身。透过这个话题,他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两个能力:个人的修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的修为包括心态、情绪、底层逻辑;能力则是解决整个创业过程中创造价值这部分以及创造价值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修为是基础,能力是核心。没有这个基础的状态,能力再强也没有用,也会倒得很快;但如果只有修为没有能力,就干不了商业价值,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最后,陕西泰尔的朱蕾董事长给大家分享了3个她遇到始料未及的事情。第一个是创业阶段前三年是最难的,而这个难是始料未及的,特别是创业后无法平衡自己的个人时间。第二个阶段就是当企业做得越来越好,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会突然退出,即人才的问题。第三阶段是公司迭代升级的问题:她的公司从1.0版本做代理商做到中国最大,到2.0版本的时候做集成商或总包公司,到现在加大研发投入,寻求自有产品,步步都充满了挑战,难以预料。朱董也分享了她的信条“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魏泽龙教授为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表示,本次活动的举办非常成功,也能给大家不少启迪和收获。魏教授讲到,你所遇到的问题可能别人已经解决过了,所以加强交流和分享就变得十分重要。同时,他也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学院的品牌活动“创业大赛”。关于创业,他说是通向光明的黑胡同,首先是订单问题,订单都是从小到大,一单、两单、第三单可能还没有。一单解千愁,然后发展逐渐壮大。第二个是有很多时候是问题是反惯性的,你没有干之前这个问题不会出现,或者说这个问题就是你的行动方案触发出来的感觉。所有的创业者都是在过程中解决业务问题,在行动中不断学习,通过研究学习让我们遇到的黑暗越来越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12月16日【聚焦中南大】责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首经贸工商管理学院【商·新闻】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与工商管理学院重点打造“职点商行×有为青年俱乐部”顺利开班

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与工商管理学院重点打造“职点商行×有为青年俱乐部”顺利开班
 
为强化校企合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联合成立了职点商行×有为青年俱乐部(以下简称“俱乐部”)。11月29日,俱乐部开班仪式在启铸恭温楼D201举办。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副部长黄新建、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HRD王姣龙、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Marketing 负责人郑晓健、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花粉负责人周铭萱、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校招负责人宁丹风、华为北京终端智能生活馆店经理白梓豪,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力、副书记陈蒲晶以及俱乐部首期全体学员参加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专职辅导员、俱乐部班主任张莹主持。
 
 
开营仪式上,马力为“俱乐部”开营致辞。马力从俱乐部名称“职点商行”“有为青年”出发,解读了俱乐部成立的背景和意义,表达了学院进行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的决心。马力强调,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与产业和市场结合,校企双方要努力发挥优势、资源互补,学校层面,要在实习实践中培养人才,为企业发展助力,企业层面,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要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马力向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表达了感谢,希望未来双方可以依托俱乐部的良好形式,深入合作,优势互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精英化人才。随后,黄新建代表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做致辞。黄新建回顾了双方过去几年的良好合作基础,表达了对“俱乐部”成立后校企合作的新期待。随后,用大量数据和生动案例介绍了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的情况,引导全体学员从华为手机出发全面了解华为的整个业务线。
 
 
马力和黄新建为俱乐部揭牌
 
学员代表孙超凡发言,她对华为北京终端业务部和工商管理学院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表达了感谢,表示以后会以严谨、认真、务实的态度投入到俱乐部的各项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俱乐部校外辅导员宁丹风介绍了俱乐部管理规则、出勤规则和课程安排。郑晓健就俱乐部权益进行宣导。
 
 
开班仪式后,全体学员与俱乐部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座谈。
 
 
人才培养的主体是高校,产业实践的经验在企业。在当前就业环境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提出了全新标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也需要与时代要求良好衔接。未来,工商管理学院将通过职点商行×有为青年俱乐部校企协同育人的新平台,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模式、更高的服务标准、更好的技术平台,面向全校广大师生,围绕课堂教学、营销比赛、实习实践等 7 大重点合作方向,赋能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的高素质、高技能、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湖南大学MBA【悟·道】系列讲座报名 | 12月9日19:00《行其所知 知行合一 —— 我所知道的巴芒智慧》

 
【悟·道】系列讲座
HUNAN UNIVERSITY
 
《行其所知 知行合一 —— 我所知道的巴芒智慧》
 
 
嘉宾介绍
HUNAN UNIVERSITY
 
杨天南 先生
 
嘉宾介绍:
  • 北京金石致远投资管理公司CEO
  • 投教专家、巴菲特研究专家
  • 曾荣获投资界金长江奖、卓越私募基金奖等
  • 在央行旗下《中国金融家》等多家媒体发表财经文章
 
主持人:
  •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周科副教授
 
讲座安排
HUNAN UNIVERSITY
 
为保证讲座有序进行,
请同学们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
 
讲座时间:2023年12月9日(周六)19:00
地 点: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报告厅B111
学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11号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扫码报名
HUNAN UNIVERSITY
以报名为准,先到先得
 
 
 

重庆大学MBA学长学姐有话说丨姚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许多令人羡慕的人和事,他们或许拥有我们渴望的财富,或许实现了我们向往的成就,又或许寻找到了我们所期望的幸福。我们与其站在一旁羡慕他们的成功,不如“退而结网”去捕获自己的鱼,如果你真的有在努力,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考研亦是如此,只有迈出第一步,才能走向第二步、第三步。你的付出,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回忆备考的时光,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交织着发烧咳嗽与莫名焦虑的十二月,我被一股名为“我真的太想考上了,我不想再来一次了”的情绪撑到了考场,停笔交卷那一刻,最大的感觉是释然。转眼,又到了一年的十二月,随着考试日期一天天临近,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担心焦虑的情绪,别着急,让我们冷静下来。
 
调整心态,保持乐观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毅力战。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十分重要。在十二月的三周,不管现在复习到什么程度,都无需把是否考得上挂在嘴边,你需要做的是抛开杂念,把思绪回归考试和知识本身。当复习陷入困倦时,不要死磕,适当停下来吃吃美食,看看窗外的风景,与同学、朋友多多交流,互相鼓励,然后更好的冲刺。避免过度劳累,只有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克服焦虑和紧张,才能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以饱满的状态应对考试。
 
 
拆分目标,拒绝精神内耗
 
管理类联考涉及的知识点广泛,评估自己的基础、时间和学习能力,确定自己的长处与短板,让自己的复习更有针对性。同样200分的成绩,可以是英语70分+管综130分,也可以是英语50分+管综150分。所长不同,复习的方式必然也不同,不要一味模仿他人的学习模式,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然后就是拆解自己的目标分数,撕开分数纸老虎——管综130分=作文45分+数学45分+逻辑40分;英语50分=作文15分+完型3分+翻译8分+新题型8分+传统阅读16分——你的目标越细化,完成的可能性就更高。
 
 
细分了目标,你需要做的是弄清楚哪些题是自己一定不能丢分的部分,哪些题是碰到了就看天意。最后三周,不用总想着有太多巨大的改变,把已经学会的再系统性回顾,打通知识、考点和考题即可,稳中求进,拒绝精神内耗。
 
限时模拟考试,保持做题手感
 
模考是检验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强烈建议一定要限时进行整卷模拟,让自己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判断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将每一次模考当成正式考试对待:训练自己保持冷静和自信,遇到难题不要慌张,要学会果断跳过,先做会的题目,再回头解决;做好时间管理,合理分配每个题目的答题时间,确保所有题目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是一个“先完成,再完美”的过程。写完就是胜利,这就是“完成”;在此基础上提升准确率,这就是慢慢“完美”。最后做好模考复盘,分析自己的表现,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正式考试时避免犯相同错误。
 
 
最后,是坚持
 
犹如退而结网需要行动起来的决心,考研也是一个既辛苦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付出了努力,坚持不懈,最终收获了心仪的鱼;也有许多人因身体原因、工作忙、要照顾老人孩子、没准备好等诸多理由中途离队;还有的人不断在观望,不时羡慕他人考上理想的院校,却迟迟没有开始。而此刻的你,既然已经开始“织网”,就请不要被外界因素干扰,坚持你的选择,持之以恒的“编织”,不要迷茫,不要彷徨。当你足够努力,勇敢突破自己后,那些你所顾忌的、认为会阻碍你前行的东西,终会不自觉地为你让路。
 
最后,预祝大家备考顺利,考研成功!行动起来,你行的,相信你自己!
 
 
 

统考倒计时18天,综合高分如何备考?丨上财MBA统考总动员

距离统考仅剩18天,对各位Pre-sufer来说考研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蜕变的过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色彩。
 
财小微为大家请到了23级统考管综高分获得者王书玉,来看一看她的备考心得~
 
统考总动员 管综
 
SUFE MBA/EMBA
 
王书玉
总分234 综合159 英语75
 
与上财MBA结缘来自于一位前辈的鼓励,她既是我职场的引路人,也是上财MBA的学姐。那时候正处于渴望实现事业转型的阶段,也亲眼见证了上财MBA带来的职场机会,于是开启了备考之路。
 
 
进入上财MBA学习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感悟其实比想象的多。
 
老师们会将很多实际的案例和相关的理论结合起来,带领我们去思考实践中从未深想过的问题。
 
枯燥的报表,晦涩的分录不再是书本上为了应试去死记硬背的资料,而是可以以小窥大,见微知著的宝藏。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备考已经进入了第二轮网课的学习,也着手开始部分习题。由于在同年备考CPA,九月初才开始正式准备考研,所以学习时间其实非常短暂,如何更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对我尤其重要。
 
 
学霸的备考意见
 
首先,远离手机,尽可能减少社交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学习,高效的学习比单纯的凑时长更加有意义。其次,对于各个科目备考的重点也有不同。
 
数学
数学很多都是中学时代学过的知识点,难度不算大,重点在于速度和准确率,大量的练习对于数学成绩的提升很有帮助。
 
逻辑
逻辑丢分往往是某块内容题型没有很好地掌握,分门别类的将逻辑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复盘,可以提高整体的正确率。
 
写作
写作复盘往年的真题很重要,管理类联考留给写作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考场上临时去思考逐字逐句怎么写并不现实,在考前就社会认知和企业管理两大块内容整理形成自己大致的写作模版,考场上将考题和模版内容结合;
 
写作高分其实对于内容的独特性要求很高,市场上的范文模版容易让老师审美疲劳,因此在写作备考过程中收集、整理、归纳,最终整理出个人独有的模版非常重要,再将真题与自己的模版结合,与范文比较自己写作的不足之处,不断修改优化,带着充分的准备走上考场,提笔写作时信手拈来。
 
英语
英语备考词汇为上,在自己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对词汇反复背诵,整理真题中出现过的词汇,每天做适当的阅读保持英语做题的手感,从准备备考坚持到考前,英语会有质的飞跃。
 
 
 
 

大连海事大学MBA荣获 “2023年度商科教育行业标杆MBA院校”“2023年度商科教育产教融合标杆院校”

2023年12月2日,央广网主办、中国MBA教育网承办的“管理的力量:2023年央广网MBA年度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社会各界领导、优秀商科院校代表、优秀校友代表共襄盛会, 围绕“管理的力量”主题,总结中国MBA教育的办学经验和取得的成就,以多元视角和前瞻视野对中国商科教育进行深度观察,为推动新时代商科教育发展注入新理念、新动力、新势能。
 
 
大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MBA教育优秀案例,涵盖商科教育行业标杆MBA院校、科创领先品牌院校等,为商科教育树立榜样。我校荣获2023年度商科教育行业标杆MBA院校、2023年度商科教育产教融合标杆院校,并成功入选2023年度商科教育MBA影响力新媒体TOP58。
 
 
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学位MBA/MEM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科学塑造优质教育品牌,积极培养具有鲜明航运经济与管理特色、赋能学校“双一流”建设、助力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优秀管理人才,为中国商科发展贡献管理智慧和力量。
 
 
大连海事大学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拥有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至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完备学科体系,以及由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领衔的优秀教育团队,以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打造的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和多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等为主体,汇聚多方优质资源、合力培养具有鲜明港航特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
 
 
 

把握12月申请关键期|港科大MBA一对一咨询见面会(深圳双场)

 
报读港科大MBA需要注意些什么?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如何选择区分?港科大MBA项目如何助力职业发展?
 
2024香港科技大学MBA申请正在进行中,如果您还有很多疑问急需解决,请关注12月即将在深圳福田和南山举办的两场一对一项目咨询见面会!
 
港科大MBA招生团队及顾问将会在现场为您提供详细的报考咨询,助您深度了解港科大MBA项目的课程特点、奖学金政策、申请流程和未来发展等问题。
 
 
12月15日
日期:2023年12月15日(周五)
时间:10:00-16:30
地点: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中心
深圳福田保税区市花路5号长富金茂大厦37楼02会议室
时长:每节30分钟
 
扫码立即报名
 
12月21日
日期:2023年12月21日(周四)
时间:10:00-16:30
地点: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粤兴一道九号香港科技大学产学院大楼4楼416室
时长:每节30分钟
 
扫码立即报名
 
欢迎报名港科大MBA一对一项目咨询见面会!港科大MBA专业团队将根据您的综合情况,定制专属的项目咨询服务,为您的未来发展助力。
 
 
 

12.18

附加:创融未来,联袂启航 | 深技大首个MBA联合培养项目发布会成功举办!

创融未来
联袂启航
2023年12月9日,深圳技术大学与爱丁堡龙比亚大学联合培养MBA项目(下称“深技大MBA项目”)发布会,在深圳技术大学1034酒店宴会厅成功举办。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杰、深圳市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黄堃、爱丁堡龙比亚大学中国区招生总监廖嘉欣、深圳技术大学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联合培养MBA项目主任林智生等。
 
参与线上视频致辞的有: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院长Holger Haldenwang讲席教授、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Christine Cross教授和英国驻广州领事馆副领事John Houlihan先生。本次发布会向与会嘉宾完整介绍了深技大MBA项目的优势与特色。
 
 
PART 1
会议致辞
 
 
▲ 阮双琛
深圳技术大学校长
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活动伊始,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教授发表致辞,他代表深圳技术大学欢迎现场及线上参加本次发布会的所有嘉宾朋友,随后他详细解读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策略,并着重强调本项目具有战略上的重要价值。此外,阮校长也提到学校在未来会着力培养具备国际视角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MBA人才。
 
 
▲ Holger Haldenwang
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鹏城学者
 
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鹏城学者Holger Haldenwang院长通过线上连线向在场学员表示热情欢迎,他多次提到持续教育、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对国际教育合作的发展表示期待,并鼓励学员们积极面对未来商业环境的挑战。
 
 
▲ Christine Cross
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
 
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商学院Christine Cross院长通过视频连线向参与者问好,并介绍了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商学院与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的紧密合作,她充分肯定了深技大MBA项目课程的重要价值,并期待未来该项目在两校的共同推动下越办越好。
 
 
▲ John Houlihan 侯礼瀚
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代表
 
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代表John Houlihan 侯礼瀚先生作为嘉宾发言,他十分赞赏深圳技术大学与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的合作,并对英国政府深化教育合作的决心表示期待,同时他也对所有选择深技大MBA项目的学生表达最真诚的祝福。
 
PART 2
主题分享
 
▲ 黄堃
深圳市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深圳市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堃先生向与会者介绍了“深圳市坪山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汇报”的主题演讲,黄局长强调了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也希望加强产业合作,推进物联网汽车产业及教育的共同发展。
 
走进爱丁堡龙比亚大学
 
▲ 廖嘉欣
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的中国区招生总监
 
爱丁堡龙比亚大学中国区招生总监廖嘉欣女士为到场嘉宾详细介绍了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她回顾了学校的历史以及排名情况,并强调了学习生活和校友网络的重要性。她提到,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的办学理念,使得两校合作的深技大MBA项目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MBA项目介绍
 
▲ 林智生
深圳技术大学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 联合培养MBA项目主任
深圳技术大学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联合培养MBA项目主任林智生先生详细介绍了MBA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并特别介绍了深技大MBA项目的特色课程、学习模块及目标学生群体等核心点,欢迎职场人士了解该项目、并申请就读。
 
深技大商学院介绍
 
▲ 李杰
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鹏城孔雀特聘教授
 
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杰教授向在场嘉宾介绍了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的特色和优势。他提到学院与诸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能为MBA学生在职业发展方面提供助力深技大MBA项目的课程体系也能帮助学生在商业社会上获得应有的竞争力。
 
PART 3
分享和交流环节
 
随着本次招生发布会的顺利结束,深圳技术大学与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的联合培养MBA项目向大家展现了其在国际教育合作领域的特色与创新,也加深了与会者对本项目的理解,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活动照片
 

项目发布会

关注 | SZTU BS NEWS
联系邮箱: mba@sztu.edu.c
 
 
 
 
 
 

清华MBA | Pak Win:从工程师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业者

Tjokro Wimantara (Pak Win)
2012届清华全球MBA项目毕业生
 
像Pak Win(全名为Tjokro Wimantara)这样的MBA毕业生并不多见。来自印尼的Win不仅是成功的创业者,更是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红人,仅在TikTok平台上拥有的粉丝数量就高达190万。
 
他在商学院读书期间的收获远远超过了商业知识和技能本身,他的成功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发。在Win的访谈中,他与我们分享了在中国就读清华全球MBA项目的经历是如何助力他跃升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业者。
 
 
攻读MBA,从工程师向商业领袖转型
 
本科学习机器人科学的Win,在毕业后从事了工程师的工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不满足于技术工作,时不时有创新想法涌现。
 
“我最初的打算是转向金融行业,因此开始关注MBA项目。”他说,“我注意到中国在商业和技术领域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于是,我将目光锁定在中国的MBA项目上。”
 
在选择中国的项目时,他立即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称“清华经管学院”)的清华全球MBA所吸引,这是中国顶尖的MBA项目之一。“我明白,如果我想获得成功,我需要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当地的商业环境与人际网络,”他说。“清华经管学院的全球MBA项目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有着深度合作,这个项目不仅如我所愿,带我深入中国,建立对中国的全方位的理解,而且高质量的国际合作给我带来了全球化的商业学习机会。”Win谈到。
 
 
理解和洞见中国商业文化
Win 和同学们
 
Win就读的清华全球MBA项目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国际学生和中国同学共同参加所有的课程与活动。清华大学地处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北京,在这里的学习经历大大推进了Win的职业发展。
 
“除了课程本身带来的收获外,”他说,“周围同学的背景十分多元,一些同学有家族企业或本身就是创业者,他们给我带来完全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清华MBA项目积极同国内外知名公司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整合实践项目。这使得学生有机会前往这些公司进行实地参访,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并同业界领袖一起交流,探讨真实的商业问题。
 
Win参与了英国石油公司的一个国际商业项目,为公司推出的一款产品提供营销建议。此外,他还获得与一家中国本土科技公司合作的机会,这让他对中国的商业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洞见。
 
 
开启全球网络红人和创业者的职业生涯
Win 在福布斯30岁以下商业精英榜单发布现场
 
毕业后的几年里,Win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了多家初创公司的创业过程。他的创意总是源源不断,涵盖了从密室逃脱、烧酒酒吧到一家名为“Karta”的摩托车广告技术公司等不同领域。
 
2018年,Win的创业公司Karta登上福布斯30 Under 30(“30岁以下商业精英”)营销类公司榜单,并于2019年被印尼当地一家企业收购。
 
在疫情期间,Win做网络博主的经历使他敏锐捕捉到TikTok平台对有见地的商业内容存在巨大需求,他在这一商业风口下创建了这家公司。Win的个人魅力、远见和信念,为他在TikTok、Instagram、X和YouTube等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累积了280多万粉丝,其强大的个人品牌为GrowWin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Win甚至还在印尼出版了一本有关时间管理的书《多重聚焦》。
 
Win谈到他从清华MBA学习经历中得到的一个最大收获是作为一名创业者所需的自信和曝光度。“清华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名字。在我向中国公司募资时,作为清华毕业生,我得到了大家高度的信任和认可。”
 
一路走来,他的MBA朋友圈也为他提供了很多帮助。每当遇到挑战,他时常会请教在泰国、印尼、新加坡和中国等地工作的昔日同学。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Win在短期内没有放慢步伐的计划。他目前正在投资新消费品牌、人才管理、数字营销机构等不同赛道的多家公司。
 
“作为一个有工程背景的人,清华MBA提升了我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商业的理解,帮助我实现了职业转型与发展”他说。
 
 
 

大连理工MBA|突破课堂壁垒,实战洞察证券领域 ——《证券投资实务》产教融合实践活动纪实

 
12月1日,2022级MBA7班全体同学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证券投资实务》产教融合实践之旅。这一次,同学们走进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感受光电行业的活力,探寻证券投资领域的奥秘。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产教融合实践活动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产促教,知行合一。
 
在产品展厅和生产车间中,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从生产流程到产品创新的全过程,近距离领略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核心竞争力。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天禄光科技投资者关系负责人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度互动,探讨证券投资实务中的挑战与机遇。通过交流,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证券投资的理解,更为同学们搭建了与业界专业人士沟通的平台。
 
 
交流互动后,刘彦文老师代表学院为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授牌。双方表示将继续践行校企携手共进、共创未来的承诺,实现校企合作的新高度。
 
 
通过这次产教融合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开阔了专业视野,更在实践中汲取了新的学术养分。相信这次创新实践之旅将成为大家学习和职业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个人成长和企业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十五届中国MBA年会暨商学院年度盛典成功举办

 
 
2023年12月8日至9日,第十五届中国MBA年会暨2023商学院年度盛典在山西潇河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年会由太原理工大学主办,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太原理工大学 MBA 教育中心、太原理工大学 MBA 暨专业硕士联合会、山西诸子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得到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东方艺林美术培训学校、山西正源国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大健康产业集团、光华智联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吉利集团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山西英泰华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弘德禾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大力支持。会议汇聚了国内外200余所高校的MBA师生代表及企业界精英,展现了商业教育领域内学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也体现了商学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广泛联系。
本次年会的主题“下一个三十年:责任、担当、使命”,旨在探讨MBA教育在未来三十年的发展方向,聚焦于培养具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商界领袖。这一主题反映了对时代责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商业挑战的前瞻性思考,激发与会者对于商业教育发展的新见解,共同塑造商业教育的未来趋势。 在第十五届中国MBA年会的开幕式上,由太原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闫新担任主持人,引领着整个活动的进程。在她的主持下,与会者们齐声高唱国歌,第十五届中国MBA年会暨商学院年度盛典正式开幕。 主论坛-开幕致辞环节大会开始,首先由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献明上台致辞。张校长首先代表太原理工大学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欢迎所有参会嘉宾。
▲ 张献明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校长介绍了太原理工大学的历史和发展,强调了学校在MBA教育及科研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MBA教育需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管理者,促进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最后,他衷心祝愿年会圆满成功,与会嘉宾收获满满,期待能共同携手,为新商科MBA教育的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
▲ 闫新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本次开幕式主持人) 随后,中国MBA年会荣誉主席陈希光发表了致辞。他首先表达了对太原理工大学和组织团队的感谢,对与会者的欢迎,并强调了MBA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方面的重要性。
▲ 陈希光 中国MBA年会荣誉主席 陈希光提到,中国MBA教育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他鼓励与会者继续推动中国MBA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化发展贡献力量,期待与大家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携手前行,共同推动中国MBA教育的繁荣发展。 接下来,由中国MBA年会顾问委员会主任陈敏 上台致辞。
▲ 陈敏 中国MBA年会顾问委员会主任 陈敏主任强调MBA作为一个学习交流与合作平台的重要性,她分享了作为MBA成员的个人经历和感悟,以及吉利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探索和成果。她期待大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不断创新、勇攀高峰,成为引领中国MBA教育发展的杰出代表。 中国MBA年会组委会主席、太原理工大学MBA李晓发表工作总结。
▲ 李晓 十五届中国MBA年会组委会主席 发言中他着重强调了MBA教育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管理人才方面的关键作用。他回顾了过去的成就,并感谢了中国MBA顾问委员会和各院校的支持。同时,他呼吁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动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实现更广泛的影响和更深远的成效。 主论坛-主旨报告环节进入上午主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一飞智控董事长齐俊桐教授作了题为“智能科技时代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报告。
▲ 齐俊桐 一飞智控董事长 齐俊桐教授详细阐述了在智能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利用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展示了智能科技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创新如何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紧接着,戎子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张文泉发表了以“文化自信 追求卓越—戎子酒庄的探索实践”为主题的报告。
▲ 张文泉 戎子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文泉主席分享了戎子酒庄如何在坚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通过创新实践不断追求卓越。他强调了文化自信在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并且以戎子酒庄的成功案例,阐释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实践相结合的价值和意义。 分论坛-七大平行主题环节12月9日下午,商学院院长论坛、MBA 教育(校友)发展论坛、MBA 联合会主席论坛、MBA 创新创业论坛、MBA 社会责任论坛、MBA 职业发展论坛、MBA 文体论坛七大分论坛同步举行。 “商学院院长论坛”邀请了太原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栗继祖、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莫鸣、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郭云涛、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肖富荣进行主题分享。每位嘉宾围绕“下一个三十年——责任·担当·使命”这一主题,分享了他们对商学院在未来发展中的角色、挑战和机遇的深入见解,同时探讨了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商学教育如何适应并引领变革。
▲ “商学院院长论坛” “MBA 教育(校友)发展论坛”在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姚西龙协同下进行,该论坛邀请了温兴琦、熊敏、刘倩、王伟华等多位在MBA教育领域的中心主任、老师出席,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推动MBA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如何发挥MBA校友的优势和作用,加强校友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动MBA教育事业的发展。
▲ “MBA 教育(校友)发展论坛” “MBA联合会主席论坛”邀请了齐俊桐教授、张璐女士、史慧贤副教授作为嘉宾,全国各大MBA高校主席参与。在论坛中,大家共同探讨MBA的发展,MBA联合会的运营与建设,通过交流和分享,该论坛为MBA学生活动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也加强了各高校MBA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MBA 联合会主席论坛” “MBA创新创业论坛”邀请了陈怀超、诸葛谦、周忠庆、姚建丁和武超等嘉宾,共同探讨了MBA教育与创新创业的关系、AI时代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挑战、MBA创业困惑、数智经济发展新趋向以及金融如何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同时该论坛还同时发起“中国 MBA 创新创业投资联谊会(筹)“。
▲ “MBA 创新创业论坛” “MBA社会责任论坛”论坛邀请请了李晓林博士、薛永斌教授、李海波主任、赵晓双老师和等多位嘉宾进行主题分享。论坛共同探讨了商科群体如何在公益领域发挥创新力量,推动社会变革,以及公益事业与商业活动如何相互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大的价值。
▲ “MBA社会责任论坛” “MBA职业发展论坛”在太原理工大学的主持下召开。此次论坛共同探讨了“塑造未来商业领袖·第十五届中国 MBA 领袖年会暨职业发展与卓越领导力提升”的核心议题,分享了关于MBA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以及如何提升领导力的深刻见解,对商科人才的培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与智识经验,
▲ “MBA 职业发展论坛” “MBA文体论坛”分别探讨了个人成长、微电影实践教育、连接人与人的魅力、飞盘俱乐部运营以及数据驱动商业分析等议题。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共同探讨了“新商科背景下文体融合之道”,讨论了在新商科背景下,文体如何相互融合,以促进商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 “MBA文体论坛”
 
在这次盛大的年会中,邀请了来自全国的商学院领导和老师共同探讨了商业教育的未来趋势,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会人员通过交流和合作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激发了对于商业教育发展的新见解。
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无疑为中国 MBA 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商业教育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中国 MBA 精英们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推动商科教育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撰文:中国MBA网记者编辑:中国MBA年会组委会
 
 
 
 
 

苏大MBA讲座预告 | 李勇:量化投资和波动率策略

近些来,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资产管理规模突破了140万亿人民币。量化投资作为资产管理的重要投资体系之一,是未来中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前沿发展方向,近些年来在国内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次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主观投资和量化投资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当下主观投资方法的困难以及量化投资的比较优势。
第二部分介绍量化基金的产生、发展及分类。
第三部分介绍量化基金主流的一些投资策略。
第四部分介绍本团队研发的波动率策略以及相应的实盘业绩。
最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介绍未来量化投资学术研究方向,以及量化投资思维方式如何从基于模型的思维转变为基于数据的思维。
 
 
 
/ 李勇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长期以来从事贝叶斯金融计量经济学,量化投资,资产配置方面的研究。他在中英文顶级期刊如《Journal of Econometr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共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 成果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入选国家级,教育部,北京市人才计划,北京市青联委员,同时他还担任多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独立董事以及多家私募公司的策略顾问。近十年来,他致力于量化投资和资产配置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开发了多个量化策略模型,并用以实战,至今为止获得了年化18%的投资收益,且无一年亏损。为国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150名,其中有20多名赴海外名校如沃顿商学院,牛津,剑桥等深造,其余均在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就业,从业量化投资和资产配置方面的工作。
 
 
 
 

北信科MBA教育中心讲座 | 数字经济浪潮中的数据资产

 
 
SUMMARY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逐步踏入数字经济的全新时代。其中,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创新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数据资产的管理、保护与价值挖掘也成为学术界与业界关注的焦点。本讲座深入探讨数字经济与数据资产的关系,揭示数据资产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专家简介
袁利勇
永大中国副总裁
北京永大资产评估有限评估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评估师,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负责项目包括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股改IPO上市评估项目、绿地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项目、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用数据资产增资项目、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天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拟增资重组陆海投资(深圳)有限公司项目。
 
12月9日上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有幸邀请到了永大中国副总裁、永大评估机构管理合伙人(首席评估师)袁利勇,他在这次讲座中就数据资产与数字经济进行了深入阐述。
 
袁老师在讲座中,以他的专业视角,结合现实的公交系统等案例,对数据资产进行了评估,为在场的学生们做了一次深入浅出的演讲。
 
 
袁老师强调,数据资产在数字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数字经济中,数据资产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边际成本递减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得数据资产在创造价值、提升效率和驱动创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企业可以洞察市场趋势,优化决策,改善运营,从而实现业务增长和创新发展。数据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他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生动展示了数据资产的价值和应用,让学生们对数据资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袁老师的讲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他们表示通过这次讲座,对数据资产与数字经济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现场的同学表示:“袁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他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我们对数据资产和数字经济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这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还有同学表示: “在数字化的今天,数据资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袁老师的讲座让我们知道在可见的未来,数字经济将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5G、6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这将对我们的未来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次讲座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为学生们提供的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据资产和数字经济的知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铺就道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将继续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帮助他们在学术和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再度荣获2023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金融MBA项目TOP10”第一名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金融MBA作为MBA教育最重要的分支之一,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创新,在培养金融人才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国内管理教育的成长提供了丰沃土壤,也为中国的金融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引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金融人才。
 
12月11日,2023年度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顺利召开。在本届盛典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金融MBA项目TOP10”排行榜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再度荣获第一名,自该奖项设立以来连续五次位居榜首。
金融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张路(左一)代表项目领奖
 
该榜单由MBAChina与《经理人》杂志共同发布,且收录于中国知网。此次评选,由第三方机构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来自全国各地区两百多个MBA项目进行了考察,完成了数据采集、院校申报、问卷调查等工作,综合师资力量、教学管理、课程项目、学科融合、项目国际化、品牌影响力等十个评选维度,最终推出“最佳金融MBA项目TOP10”等榜单,得到了全国MBA院校的大力支持和一致认可。
 
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代表中国金融MBA项目积极探索金融MBA的教育培养之路,引领商科教育变革、加深全球经济连接,为中国金融管理人才的群体成长提供丰沃的社会土壤。项目自2015年首期班入学,今年迎来了第九期的学生。多年来项目始终按照国际上最先进的金融学科和商学院高等教育模式办学,培养立足中国市场、兼具国际视野、精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金融领军人才。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将继续一路披荆斩棘、凯歌行进,为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提灯引路,推动商科教育适应新时代技术创新与社会变革。
 
 
 

聚焦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举办2023大健康产业创新论坛

12月8日,2023大健康产业创新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药学院、现代生物医药产业联合学院、阿斯利康、生物医药行业校友会联合主办。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游茂,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全渠道事业部负责人刘谦,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明飞等嘉宾参会并发表演讲。论坛同时发布了“大健康产业管理系列丛书”。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阎海峰参会并致辞,商学院院长马铁驹主持本次论坛。
图片说明:论坛现场
 
阎海峰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康中国”是国家总体目标之一,与“数字中国”的融合推进将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他表示,借助华东理工大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学科优势,搭建交流平台,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并通过教育项目建设、教材建设等方式,培养真正“懂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将为推动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马铁驹表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以“连接商业与科技,培养知行合一的经管人才”为使命,一直关注大健康行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已成功开设中国首个“大健康产业管理”的MBA项目。商学院将继续依托华理的学科优势,联合生物工程学院、药学院和阿斯利康举办科创型MBA“生物医药专业班”,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
图片说明:游茂发言
图片说明:刘谦发言
图片说明:许明飞发言
 
游茂在演讲中表示,当今我们正站在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交汇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健康的发展正在推动医疗产业数实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刘谦分享了阿斯利康在数字转型与跨界创新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并表示数字化转型和跨界创新是阿斯利康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合作交流,推动数字化医疗的快速发展和跨界融合。
 
许明飞在会上介绍了上海市在健康数智赋能方面的政策和实践。上海通过连续实施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方案,落地21个应用场景和若干创新亮点,在医疗数智赋能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改善了居民就医感受,提升了卫生健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他在演讲中总结了上海医疗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分享了进一步推进健康数智赋能的思考建议,对于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图片说明:新书发布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由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阎海峰主持和策划的大健康产业管理系列丛书前两册,分别为《大健康产业前沿》和《大健康产业保障制度》。阎海峰、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龚秀全、北京大学出版社代表任京雪一同为丛书发布进行揭幕。这一系列丛书旨在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入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管理,为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和为大健康行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
图片说明:圆桌对话
 
圆桌论坛环节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叶邦策和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赵玉政联合主持。浙江善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边俊杰、启东东岳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畅、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健康云(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潘铮、上海道禾长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周灏共同围绕“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主题,就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校企双方产业人才的培养、产教融合的路径和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大健康产业创新论坛”是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贯彻“基于交流而发展”培养理念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推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的一次重要举措。适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40周年院庆,站在学院发展的新征程,学院将顺应数智时代发展需求,继续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产业视野和领导力的经管人才,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大汇丰MBAer观·享 | 赵必舜:医学模拟教育,链接科技与医疗质量

引言
我们可能都在现实或者屏幕中见到过这样一个场面。意识不清的病人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将病人转移到病床上,病人被推进急诊科的抢救室。同时,一支训练有素的急诊科团队已经来到病人跟前,一边熟练地做抢救必要的准备,一边和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交接病人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监护仪已经被接到病人的身上,监护仪的屏幕显示出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医生和护士开始给病人做各项检查,以确认病人的状态。突然,病人失去意识,监护仪中可以看到病人的心跳已经停止。急诊科团队马上做出反应,高年资的医生开始指挥抢救,心肺复苏,药物给予,气道管理等救治措施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经过努力,病人的心跳恢复,急救团队做好善后的工作,随即又进入下一个抢救之中。
 
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一次又一次将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医护人员,在真正进入临床工作之前,他们是如何训练以确保其胜任医疗救治的工作的。在过去,大部分的医生的能力提升不得不建立在病人的安全性降低上。医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真实临床工作中积累经验,成长为具有胜任力的医生。但是,任何一条生命都不应该被本可以避免的医疗查错而剥夺。因此,医学模拟教育的出现和推广就显得尤其重要。
 
 
 
 
 
 
什么是医学模拟?
 
根据国际模拟医学学会的定义,医学模拟是模仿或呈现另一种医疗卫生系统或一个行为,可被认为有四个主要目的-教育,评估,研究和与医疗卫生系统整合促进患者安全。(https://www.ssih.org/About-SSH/About-Simulation)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模拟的方式将临床的情境重现,让医护人员在模拟的场景下进行培训,评估,研究等行为。大量的实践证明,模拟医学用于教育是课堂学习和真实临床经验之间的有效桥梁。最简单的医学模拟教育,可以是通过使用真正的针头和注射器在橙子上练习注射。如果是复杂一点的模拟练习,可能是在模拟或者真实手术室或者重症监护室中,使用机器人扮演的模拟病人进行训练,这与真实的临床场景非常接近。但无论在哪种模拟场景中,医学模拟都不会使真实患者面临风险。医护人员有时候在真实环境中也会面临独特的风险,如感染的针头、刀片和其他锋利物品,以及电气设备,但医护人员在模拟场景中也是受到保护的,安全的环境使他们专注提升他们的技能。
 
 
模拟医学的历史
 
图1:医学模拟发展历史时间轴
 
在近代史可以找到的记录中,第一个医学模拟实践是17世纪,法国的一个医生设计的人体模型。这位医生将皮肤盖在骨盆上模拟成腹部,用死胎向其他医生介绍如何辅助复杂的分娩过程并运用助产技术。后来到了21世纪60年代美国 Howard S. Barrows 医学博士首先提出“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的概念,开始用真实演员来扮演病人进行医学模拟训练。同时期,由Asmund S. Laerdal,Safar 博士和Bjorn Lind博联合开发的复苏安妮诞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CPR 培训模型,该模型至今仍是使用最广泛的医学培训模型之一,也缔造了现时在医学模拟领域的头部企业挪度医疗。60年代末期,美国迈阿密大学Michael Gordon教授及其团队研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电子功能的医学培训用模拟人“Harvey”,模拟医学正式进入电子化时代。8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avid Gaba 团 队 创 造 了comprehensive anesthesia simulation environment (CASE),为最早投入使用的综合模拟人系统。时至今日,更多的科技融入到医学模拟的发展中,包括虚拟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等。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制定政策鼓励更多的医学教育机构(例如: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学医院等)通过使用医学模拟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医疗质量。
 
图2:: 1968 发表的关于
全球第一款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复苏安妮的文献
 
图3:1967年,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电子功能的医学培训用模拟人“Harvey”。该模拟人用于心肺功能诊断的训练。
 
 
模拟医学的重要性
 
模拟医学对于医疗质量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充足且优良的医疗资源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然而,我们现有的医疗系统所体现的医疗质量却不如我们所想象的满意。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发表了一篇报告,题为 “人皆犯错” (“To err is human”)。里面提到,每年估计有44万到98万人因为医疗错误死亡。也就是说,美国2-4%的死亡是医疗错误直接或间接导致的。这篇报告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即使在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的美国,这些数据依然触目惊心。
 
图4:“人皆犯错” (“To err is human”)
 
如何提高医疗质量,是人类社会都无法忽视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有很多有效的途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和维持医护人员的胜任力。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评鉴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是全美住院医师培训项目认可的最高权威机构,亦是全球最庞大的非官方认可机构之一。2000年-2002年间,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评鉴委员会ACGME开始对住院医师培训进行强制性认证评估,并提出了住院医生6项“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要求:
1.患者诊治(PATIENT CARE)
2.医学知识(MEDICAL KNOWLEDGE)
3.职业素养(PROFESSIONALISM)
4.基于大系统的实践(SYSTEMS-BASED PRACTICE,SBP)
5.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改进(PRACTICE-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PBLI)
6.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图5,六大核心能力评价指标。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教育处,ACGME 六大核心能力评价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要提升以上六大核心能力并不容易,除了一直以来使用的,经典的医学教育方式,例如:讲座,视频,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医学模拟教育提供了一项崭新的,安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我们原有的医学教育体系做了强有力的补充。
 
 
医学模拟教育的特点
 
医学模拟教育的一系列特点决定了他在医学教育中的有效性。作为全球最大型最权威的医学教育国际性组织之一,欧洲医学教育联盟(AMEE)则组织了有关研究人员对各类型医学教育文献/证据进行整理,并利用类似于循证医学的做法,对有关证据进行了荟萃分析,最后得出了循证医学教育的结论,即形成了最佳证据医学教育指南(BEME Guide)。
 
而其中的4号指南(BEME Guide No.4)则是第一篇(2005年)有关于医学模拟教育有效性及对应特征的循证医学教育指南。该指南的标题为《促进有效学习的高仿真医学模拟其特征与使用:BEME系统回顾》(Features and uses of high-fidelity medical simulations that lead to effective learning: a BEME systematic review)。
 
该指南的执行主体是位于美国迈阿密的迈阿密大学Gordon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是世界上著名的医学教育与模拟教育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心。著名的心肺听诊高端模拟人——「哈维模拟人」就是在这里进行研发和原型机组装的。
 
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作者们得到了关于有效的模拟医学教育应该具备的有关特点的关键词,并根据其被提到的频率进行的排列。
 
其中,排位前十的特点分别是:
● 反馈(Feedback )
● 反复练习(Repetitive Practice )
● 整合入课程体系(Curriculum Integration )
● 难度区分(Varying Difficulty )
● 自适应性学习(Adaptive Learning )
● 符合临床变化(Clinical Variation )
● 环境具有可控性(Controlled Environment)
● 个性化学习(Individualized Learning)
● 有确定的成效(Defined Outcomes )
● 模拟设备的有效性(Validity of Simulator )
 
图6. 「(保证有效的)医学模拟教育的10大特点」。
 
 
常见的医学模拟教育形式
 
01
局部训练器
局部训练器一般使用在较基础的医学技能培训上,形态上一般是人体的某部分或者某些部分,医疗培训的大部分课程均在使用局部训练器,为日常培训的主要设备。局部训练器一般来说适配较为简单或者单一的教学或者考核目标。在我国的执业医师考核中,会大量使用到局部训练器。
 
图7. 气道管理训练模型
 
图8. 胸部注射训练模型
 
图9. 心肺复苏训练模型
 
02
综合模拟人系统
综合模拟人是较为复杂的机器人。综合模拟人仿真度很高,外观和真实人体几乎一模一样的,可以模拟出各种生命体征,并且对治疗行为做出对应的反应。例如综合模拟人会说话,会回答问题,有心跳脉搏,瞳孔可以放大缩小,如果我们给综合模拟人注射肾上腺素,会导致模拟人的心率升高。综合模拟人可以表现出不同年龄段的外观,也可以呈现出创伤,怀孕等不同的特殊形态,以适配不同的教学目标。综合模拟人多用在涉及团队的培训中,非常注重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通常为较为复杂的模拟情景,例如ICU,产房,灾害现场等。
 
图10. SimMan Trauma战创伤综合模拟人
 
图11. SimMan 3G综合模拟人
在应用于危机资源管理课程中
 
图12. SimNewB新生儿综合模拟人
 
图13. SimMom 孕产妇综合模拟人
 
03
标准化病人
标 准 化 病 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 SP) 又 被 称 为模拟病人(Simulated patients)或病人指导者(Patient instructor),扮演者可以是真实的患者,也可以是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的正常人。简单来说,就是用真人来扮演模拟的病人。SP 需要将特定病例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等表现精确地模仿出来,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及考核等项目中,同时具备了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 3 种属性。
 
标准化病人尤其适用于需要大量医患沟通和培训场景,也适用于部分非侵入性医疗操作的培训。标准化病人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一些对人体有一定伤害的操作,都无法在标准化病人上进行训练。但是标准化病人可以参与这些训练,以提高培训的效能。
 
 
虚拟技术应用于医学模拟教育
 
虚拟技术主要有三种形式,即 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AR(增强现实),是应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与真实环境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在医学教育领域中,虚拟技术较多应用在伤者救护、人体解剖,复杂手术,自然灾害等场景中,可以让紧张的场景重现,培养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虚拟场景的应用进一步扩大,可以突破实地场景的限制,让用户拥有更真实的体验。虚拟技术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成本上和操作反馈上,因为一套虚拟技术设备(主要是眼镜和服务器)一般只能给一名学员使用,而且现在虚拟技术设备的成本仍然比较高,所以可以同时接受培训的人数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医学培训需要准确触感和力反馈,现有的虚拟技术难以模拟非常准确的触感和力反馈,也限制了虚拟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推广。
 
图14. VR用于医学教育
 
图15. VR场景下的剖宫产手术
 
图16. 虚拟技术模拟腹腔镜手术
 
 
计算机虚拟病人系统
 
计算机虚拟病人系统是是一种交互式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它模拟真实临床环境中病人的医疗状况,供医学生和医生进行临床决策和诊断技能的培训。学员可以在计算机中对病人进行问诊,检查,施救等一系列的措施,虚拟病人会给予一定的反馈。同时,系统也会记录学员的行为,最后给出对学员评估报告。计算机虚拟病人系统大量运用在临床思维的培训中,但不涉及具体的技能操作。虚拟病人和设计基于程序,所以灵活度较高,单次培训的成本较低,也很适用于远程教学和评估。
 
图17. 用虚拟病人系统进行反馈
 
图18. 学生正在使用vSim进行护理临床思维的学习
 
 
混合模拟-多种医学模拟形式混合
 
以上所提到的常见的医学模拟教育的形式并不是孤立的。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为了适配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将多种形式混合,以提高培训的效能。比较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 局部训练器与标准化病人,弥补标准化病人无法承受有创操作的缺点,也解决了局部训练器无法实现医患沟通的限制。
 
● 局部训练器与综合模拟人系统。综合模拟人系统很多时候在一些特点的医学技能上的仿真度不如局部训练器。同时,用综合模拟人做单项技能的训练所产生的成本也较高。局部训练器和综合模拟人系统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 虚拟技术与局部训练器。虚拟技术用于医学技能培训现在最大瓶颈在于操作的手感。通过VR创造沉浸式的场景,通过AR和MR增强局部训练器的仿真度,但操作依然在局部训练器上操作,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图19. 标准化病人结合模拟子宫训练产后大出血的处理
 
图20. 综合模拟人系统结合模拟肺进行呼吸治疗培训
 
图21. 标准化病人结合助产模型进行助产技术训练
 
图22. 虚拟技术结合模拟人进行训练
 
图23. AI技术用于CPR训练的评估反馈
 
 
模拟医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模拟医学教育的方式早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在我国落地,随着2014年国家大力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模拟医学教育行业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制度的推进,以及教育教学手段的进一步优化,医学模拟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搭建理论教学至实践教学的桥梁、加快学习周期、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我国在运行的医学模拟培训中心(或叫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数量已经超过1200家,市场容量约30亿人民币/年。在综合模拟人系统方面,长期由国外的三家企业占领,分别是Laerdal Medical,CAE和Gaumard,三家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在局部技能培训器方面,则以国产品牌为主,国产品牌占有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近年来,国产模拟医学企业开始发力综合模拟人系统,虚拟技术,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虚拟技术,已经处于全球行业领先地位。
 
结语
医学模拟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领域,其优势十分明显,是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的有效补充。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它将继续扩展和完善,以满足医疗专业人员不断增长的教育和训练需求。我们期待医学模拟教育的发展,将对医疗质量的提升和维持带来更加切实的成效。
 
 
 
 

12月16日 上海 | 创业马拉松之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研讨

Why SAIF?
创业马拉松
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研讨
从“量变”到“质变”,AI已经进入“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与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将改变甚至重新塑造传统行业,此次创业马拉松活动,结合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模都上海”系列活动,以及交大高金校友企业寰英商学,邀请了来自头部公司的三位一线从业专家,探讨大模型在各个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及思考,不断开展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实践,助力大模型的真正落地。
 
 
- 12·16 -
创业马拉松之
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研讨
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
 
日期:12月16日(周六)
时间:14:00– 17:00
地点: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徐汇区龙台路180号)
 
主持人:
张永昌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MBA资深招生官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MBA校友
 
14:00-14:30 签到 & 了解模速空间
14:30-15:00主题演讲:AI赋能产业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
田雨
微软-仪电创新院总经理助理
解决方案部总经理,CFA
15:00-15:30主题演讲:SAP Business AI企业级应用及案例分享
许磊
SAP中国研究院战略规划与运营总监
创新与孵化负责人、数字化学院负责人
15:30-16:00主题演讲:金融大模型的应用生态
曾晨光
星环科技(688031)智能量化事业部总经理16:00-16:30 圆桌研讨:大模型应用落地研讨
16:30-17:00 自由交流
 
可点击阅读原文预留席位
嘉宾简介
 
田雨
上海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解决方案部总经理,CFA
参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研发、前沿技术转化及AI与数字化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与金融投资、双碳能源、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结合方面拥有深厚的战略规划、收购兼并、风险投资实践经验。
 
 
许磊
SAP中国研究院战略规划与运营总监、创新与孵化负责人、数字化学院负责人
上海交大软件工程硕士,中欧商学院、复旦大学企业课堂、同济大学高等讲堂授课嘉宾,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创业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亚欧商学院企业导师。
 
 
曾晨光
星环科技智能量化事业部总经理
专注金融,监管科技领域。深耕大型券商、基金、投资机构等智能量化、知识图谱和大模型场景应用及平台建设。参与信创、金融大模型相关标准建设和规划。
 
 
 
主持人:张永昌
2018级金融MBA
高金MBA办公室资深招生老师
交大高金校友企业源橡科创顾问,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招生官,10年一线商学院招生官经验,参与投资孵化了数家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企业。
 
 
 
 

喜报|北京物资学院MBA教育中心参加第十五届中国MBA年会并获“中国MBA卓越商学院奖”

第十五届中国MBA年会暨2023商学院年度盛典于2023年12月8-10日在山西太原举行。此次年会由太原理工大学主办,聚焦商学院生态发展,辐射全国273所高校,为国内商科学子提供学习分享、资源互惠的高端交流平台。我校商学院MBA教育中心应邀参加此次年会,与来自国内外200多所高校的商学院师生交流分享,探讨MBA教育发展、校友活动、创新创业、社会责任、职业发展等内容,以促进提升我校MBA教育培养质量,扩大品牌影响力,凝聚核心竞争力,推动MBA教育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届中国MBA年会以“下一个三十年——责任▪担当▪使命”为主题展开。12月9日上午为年会主论坛,其中主旨报告内容主题为“智能科技时代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重点阐述了智能硬科技从项目到产业孵化过程中的难点、失败原因及发展趋势,对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下午为年会分论坛,共分为商学院院长论坛、MBA教育(校友)发展论坛、MBA联合会主席论坛、MBA创新创业论坛、MBA社会责任论坛、MBA职业发展论坛、MBA文体论坛七个分论坛,每个论坛均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在场MBA师生的热烈参与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在思想的碰撞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分论坛进行中,我校MBA教育中心工作人员与MBA联合会成员分别参与了商学院院长论坛、MBA教育发展论坛、MBA联合会主席论坛、MBA社会责任等分论坛,与各院校师生展开了学习交流,对未来MBA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对MBA联合会的管理运营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与各院校代表的友好交流,为未来MBA领域的校际合作、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论坛还根据院校情况颁发了相关奖项,我校商学院凭借突出的培养特色、完备的师资力量、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及完善的实践育人平台,在众多商学院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MBA卓越商学院”称号。
 
 
12月10日上午进行了吉利汽车晋中公司参访。公司相关负责人首先对吉利汽车晋中公司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重点指出,吉利汽车晋中公司始终致力于产教融合,2018年以来通过“桃李计划”与2000余所院校进行合作,覆盖近435万师生,其组织参与的产教融合活动遍布全国31个省市,走进学校活动108场。近年来与MBA领域合作成果颇丰,组织了多场MBA院校师生走进吉利产业基地研学,同时热烈欢迎第十五届MBA联盟成员前来参访。
 
 
相关介绍之后, 与会成员参观了吉利汽车晋中公司总装生产车间,了解车辆组装的全过程。整个车间拥有严格的生产制造流程管控,智能化的生产与管理过程也让MBA成员对民族品牌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增进了民族自豪感。
 
 
中国MBA年会自创办以来已开展十五届,始终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大背景,聚焦商学院生态发展,为国内商学院及商科学子提供学习分享和资源互惠平台,关注企业家成长与MBA教育实践、MBA创新与低碳经济、转型期的企业家责任、移动互联与商业教育、创新时代下的新模式新引擎等前沿主题,在国内商科教育领域具备较大影响力。参加此次MBA年会,为我校MBA教育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商学院将进一步完善MBA教育体系,强化创新精神,加大实践教育力度,增进学员体验感,加强校友工作,推动MBA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12.29

矩阵:

倒计时1天 | 西北MBA培养院校新商科发展主题论坛暨管理案例开发研讨会日程安排

西北MBA培养院校新商科发展主题论坛暨管理案例开发研讨会日程安排
 
 
 
 
 
 

会议通知 | 西北MBA培养院校新商科发展主题论坛暨管理案例开发研讨会日程通知

西北MBA培养院校新商科发展主题论坛暨管理案例开发研讨会日程通知
 
尊敬的各院校MBA教育中心:
 
您好!西北MBA培养院校新商科发展主题论坛暨管理案例开发研讨会将于2023年7月14—16日在戈壁明珠第八师石河子市隆重举行,诚邀贵校领导、老师及MBA(EMBA)学生代表莅临指导。本次论坛由石河子大学主办,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MBA网承办,特邀来自政界、商界、学界的多位嘉宾莅临参会。 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1984年经农业部批准农经系设企业管理专科专业,1998年开设工商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批准,石河子大学成为全国第七批MBA项目培养院校之一。石河子大学MBA项目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学科研力量,借助国内九所高校对口支援的政策支持,实施"名校带动"及"名师示范"战略,现已成为新疆(兵团)培育本土化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的基地,受到业内同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次西北MBA培养院校新商科发展主题论坛暨管理案例开发研讨会将以“慧聚石城、融智合作,共建商科人才新高地”为主题,云集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等30多所高校商科管理精英到场交流研讨。
 
 
快讯
更多
  • 中央财经大学校友总会MBA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圆满举办
    22小时前
  • 202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MBA体验营圆满举办
    22小时前
  • 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商学院MBA团队在中国MBA创业大赛中荣获佳绩
    22小时前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慧”聚之企业出海系列首场活动成功举办
    22小时前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MBA培养暨CAMEA认证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22小时前
院校排行榜
1
清华大学MBA(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MBA(光华管理学院)
3
复旦大学-MBA(管理学院)
4
上海交通大学-MBA(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5
复旦大学-MBA(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6
中国人民大学MBA
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8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9
南开大学MBA
10
香港大学MBA
查看更多
人物
更多
易靖韬 最近发布
院长声音 | 易靖韬:商科教育应体现中国特色,驾驭技术变化,服务企业实践
陈芳若 最近发布
安泰聚焦 |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陈方若教授:智能制造与管理创新
王莉 最近发布
【教授观点 | 同济MBA】王莉:“国办2024年1号文件”提出打造这一新业态,人工智能在其中能做什么?